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以资本力量打通航天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nbby
限制会员
427
主题
-1
回帖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积分
-1108
私信
航天
269
0
2018-7-11 08:53:44
(原题:航天科技集团用好航天专利基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只基金成为航天技术进万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航天科技集团拥有有效专利2万多件,存量专利如何盘活?
两年前,航天科技集团通过所属航天投资控股公司,联合北京市地方引导基金及其他央企、地方国企成立航天专利基金,经过两年多探索,资本的力量正打通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
三大模式让科技成果增值
在中国乐凯所属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CTP版材的投资项目中,航天专利基金成功助力该项目跨出盘活存量专利的重要一步。
目前,乐凯华光在免处理热敏CTP版材技术研发上再次取得技术突破,该项技术打破了多年来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试生产产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航天专利基金为乐凯华光注入资本“加速剂”——出资购买70%乐凯华光新一代CTP版材技术成果份额,双方按比率共享技术成果。这是中国乐凯第一次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得到的外部资金进行自有技术产业化建设。
本次投资标志着航天专利基金实现了集团公司内优质存量专利的交易突破。乐凯华光获得了流动资金,可继续投入迭代技术的研发或用于现有技术的商业推广,进而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进程。
目前,乐凯华光正在建设新生产线,专门用于新一代CTP版材产品的生产,预计该产品于2018年下半年进入市场,第一年即可实现生产线的产能释放。
航天专利众多,有没有可能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增量开发?
2016年9月,航天专利基金联合四院42所航鹏化动公司,共同出资开发一款新型混合装备——声共振混合机。作为专利基金投资的第一个增量专利技术开发项目,某种意义上,这也意味着投资模式的转型突破。
航天专利基金采用委托开发的形式与航鹏化动公司开展项目合作,双方同比例投入研发经费,各占项目所产生知识产权成果的50%。待研发成功后,航天专利基金通过从销售收入中提成技术使用费获取项目收益,亦可通过将知识产权转为公司股权的方式实现投资退出。
这意味着,该项目将专利技术作为投资标的,打破了原有股权投资的单一模式,而这种“从资本到知识产权再到资本”的投资回报模式,也为后续高新技术项目蹚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世界日新月异,能否利用航天既有技术,拓展新兴产业链条?
氢燃料电池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方向,航天专利基金将发展方向对准这一领域,与六院11所所属航天石化公司握紧了合作之手,后者在宇航型号研发中积累大量氢燃料电池系统相关技术,合作旨在放大航天技术的价值。
项目“一路绿灯”前行。航天专利基金优化管理,缩短了原有研发型项目的计划控制、资金审批等繁杂流程,建立了独立的项目运作团队和项目治理机制。“项目关乎集团战略布局,刻不容缓。”航天专利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李军说。
“奖惩+管理”为转化加速
利用奖惩措施加速项目进程,是航天专利基金把脉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
在声共振混合机项目中,航天专利基金精心设计了对研发团队的奖励激励方案,细化为阶段性奖励和收益提成奖励。其中阶段性奖励是研发过程中对团队的激励,收益提成奖励是在研发完成并实现商业利用后,航天专利基金提取一部分奖励给研发团队。
奖励机制很快发挥实效。研发团队士气高涨,开展方案设计、样机制作、材料混合实验,一系列流程顺利推进。如今,第一部分阶段性奖励30万元早已顺利发放,项目整体研发进度也已超前6个月。
在新一代CTP版材项目中,航天专利基金同样创新设计了奖励激励方案。为了刺激乐凯华光团队尽快将技术商业化,航天专利基金设计了阶梯式技术提成比率,即项目经商业化后,航天专利基金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技术使用费,产品的年销售量越高,对应阶梯提成比例越低。这无疑是一剂提升士气的强心剂。
此外,激励对象拓展至整个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奖励方案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在2018~2020年,项目产线成品率达到一定指标时,在航天专利基金收益中拨出140万元按3∶3∶4的比例分3年发放给项目团队;另一方面,在航天专利基金收取技术使用费且扣除必要成本后,将基金超额收益的20%奖给项目团队。
李军介绍,该激励方案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且在项目推广初期补充了对生产工艺提升的激励,提高了整个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推进项目产能释放。
助力专利开发、成果转化的同时,航天专利基金积极高效地开展投后管理。
目前,航天专利基金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交并获得受理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包括2件PCT国际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而从布局的技术层次来看,涵盖了总体方案专利1项、核心零部件专利5项、控制系统专利3项、应用及工艺专利2项。
“未来,航天专利基金将继续围绕航天强国建设,坚持军民深度融合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集团主业发展。”李军说。
去年年底,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设立的国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航天专利基金增资10亿元,自此,标志着航天专利基金已提升为中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资本的助力正加速放大航天科技成果的价值。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