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银河系曾经「死过」一次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太空人
高级会员
402
主题
-1
回帖
980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积分
980
私信
天文知识
524
0
2018-9-2 11:54:14
银河系是一具僵尸。不,不是你想的那个,它不会绕过各种植物去啃食其他星系的大脑。但它确实曾经“死”过一次。这是日本科学家分析银河系恒星的化学成分后所确定的。
在银河系的大部分区域,恒星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分为两个不同的组群。第一组是所谓的α元素——氧,镁,硅,硫,钙和钛占优的区域。第二组是α元素含量较少,铁含量明显更多的区域。
两个不同组群的存在意味着在银河系的形成阶段发生了不同的过程。但其背后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东北大学的天文学家Masafumi Noguchi认为他的模型显示了答案。两个不同的群体代表两个不同的恒星形成时期,其间则处于静止或“休眠”时期,没有恒星形成。
根据2006年提出的冷流银河系增生理论,Noguchi已经模拟了银河系在100亿年的发展过程。
最初,冷流模型被建议用于更大的星系,提出大质量星系的恒星形成过程分两个阶段。由于其不同恒星的化学成分也分成了两种,所以Noguchi认为模型也适用于银河系。
那是因为恒星的化学成分取决于它们形成的气态物质。并且在早期宇宙中,某些元素——例如较重的金属——尚未诞生,因为它们是由恒星内部制造的,并且只有在恒星变成超新星时才会传播出去。
在第一阶段,根据Noguchi的模型,银河系从外部吸收冰冷的气体。这种气体聚结形成第一代恒星。
经过大约1000万年,这是一个相对较短的宇宙时间尺度,其中一些恒星死亡后转变成II型超新星。它们将α元素传播到整个星系,并被用于构建新的恒星。
但是,根据该模型,在大约30亿年之后,一切都变得令人沮丧。
“当冲击波出现并将气体的温度重新提升到70亿年前时那样的高温,气体停止流入银河系并且不再形成恒星。”东北大学发布的消息称。
在大约20亿年的间隙期间,发生了第二轮超新星爆发——更长规模的Ia型超新星,通常出现在大约10亿年的恒星寿命结束后。
在这些超新星中,铁出现了,并被喷射到星际介质中。当气体冷却到足以再次开始形成恒星——大约50亿年前——那些恒星的铁含量比前一代要高得多。第二代恒星就包括我们的
太阳
,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Noguchi的模型与不久前对我们的星系邻居Andromeda的研究是一致的,Andromeda被认为与银河系的大小相同。 2017年,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发现仙女座星的形成也分两个阶段发生,两者之间的时期相对平静。
如果该模型成立,可能意味着需要修改星系的演化模型——虽然较小的矮星系经历连续的恒星形成,但也许经历“死亡”时期是大型星系的特征。
如果未来的观察证实这一理论,谁重新把我们的星系命名为弗兰肯斯坦?
Noguchi的论文发表在Nature上。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煎蛋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科普知识
水星
木星
天体物理
地球
黑洞
土星
天文理论
UFO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