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载人航天,下一步该怎么走?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积分
-1065
私信
航天
287
0
2018-10-31 16:10:18
近日,第五届载人航天(国际)学术大会于西安召开。在中国航天大步进军太空的背景下,来自国内外载人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向外界披露了中国航天下一步计划的详情,并交流和展望了全球载人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
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公开
空间站核心舱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为展现载人航天最新科技成果与发展理念,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珠海航展,这将是中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其中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资源舱三部分。该核心舱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据了解,目前载人航天工程正在全面开展空间站研制建设,各主要系统均在按计划进行初样研制,核心舱将于今年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
在太空建设物流中心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副部长张育林在报告中提出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概念:发展地月空间。所谓地月空间是指从
地球
低轨道开始的近地空间,再加上月球以及月球周边区域的广阔太空领域。月球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地外天体,跟地球的地质结构非常相似,月球的物产资源跟地球的发展也很匹配。
张育林在学术大会上作报告
张育林表示,“载人航天经过几十年发展后,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发展,目前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应该走向地球低轨道以外”。但具体怎么走,有人说要重返月球,有人说该走向
火星
,甚至有观点认为要走到更远的深空。很多航天人都注意到,相比几十年前就实现了的载人登月,如今人类的载人航天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倒退,这与它越来越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有关。张育林表示,载人航天要继续往下走,不应该离开载人航天的本质属性——通过太空探索,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张育林认为,发展地月空间,应该以催生地月经济圈为主要目标。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各种空间站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人类已经实现了地球低轨道的常态化驻留。以空间站技术为基础,载人飞船为往返运输工具的太空旅游区域实际上已经成型,技术上没有问题。能不能商业化,是在于怎么去投资,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商业眼光。另外,距离地面3.6万公里的静止轨道上已经有500多颗高价值通信卫星,这是航天产业目前的主干支撑。在这个轨道上,500多颗高价值的卫星在轨服务,甚至未来进行在轨制造,都将是一个具有非常广阔前景的市场。
“如果人类开发地月空间,可以把月球看成一个资源基地,例如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稳定平衡点——拉格朗日点上进行物资集散,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物流中心。地球静止轨道就是一个潜在的工业园区。”张育林认为,把工业园区建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唯一的限制就是从地球进行资源补给代价太大,但在地月空间,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张育林表示,目前即将进入后国际空间站时代,中国的空间站正在建设的起步阶段。能否找到一条有效的道路,同时去支撑地月空间开发,进行载人月球探测,这需要我们的智慧,这既是挑战,也是中国载人航天面临的机遇。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UFO
图片
木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