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们来自于星尘,星尘又来自于何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tunvsr
高级会员
402
主题
-2
回帖
994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积分
994
私信
天文知识
551
0
2019-1-1 16:29:08
小女孩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爸爸说:“亲爱的,我们来自星尘。”父亲在女儿的心目中通常都是无所不知的,不过考虑到这位父亲的名字叫卡尔·萨根,我们也不能说小姑娘对爸爸的崇拜过于盲目。
所以,下次当你感到沮丧时,只要记住——我们来自于群星。当然,粪便细菌也是一样,还有变态连环杀手……但即便如此,构成我们细胞的物质曾经在天空中某个地方闪耀,真是令人惊讶。
但确切点说,物质到底来自哪里呢?最新的研究发现,星际之中某些元素同位素的丰度高于理论预期,这挑战了当前主流的观念。
通过分析相对还算年轻的行星状星云K4-47的成分,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思路,某些原子可以具有相当奇特的起源。
大部分元素都是各种恒星内部反应的产物。
重力将氢元素挤成氦,氦元素又被压在一起形成锂,或其他原子量更大的元素。
为了将原子量更大的元素捏在一起——如碳和氧——需要惊人的力量,在诞生伊始,质量就相当于8个
太阳
的恒星核心处,才能产生如此可怕的压力。
尽管如此,在所有组成物质世界的积木中,某些积木块——同位素比其他同位素更难生成。例如,碳13、氧17和氮15。你只能在超新星爆发后的内核坍塌中才能发现上述同位素的踪迹。
但事实证明,上述说法存在瑕疵。
高级研究员Lucy Ziurys表示,“新星和超新星模型无法解释我们在陨石样本中观察到的氮15和氧17的丰度。”
科学家们开始考虑其他创造出元素的途径,这些解释不需要罕见的天体物理事件。
距离我们15000光年远处,有一个被称为K4-47的神秘天体。这团行星状星云主要由气态物质和尘埃构成,含有丰富的碳元素,其中许多都是中子多于6的碳同位素。
Ziurys认为,这些同位素向我们揭示了元素起源的其他答案。
“事实证明,咱们家门口的普通恒星也能够制造出它们。”
事实上,就像90%的恒星一样,我们的太阳会随着质量散失而逐渐膨胀,它自身产生的热量吹走外层的气体,变成一个红色的巨大球体。随着时间推移,只留下明亮的“白矮星”核。
比起外观变化,恒星内部的死亡过程实际上更加剧烈,巨大的压力足够把额外的中子打进重原子的核心。
濒死恒星内核的氢元素,经过数百万年的聚变反应,转化成氦元素。当氢元素消耗殆尽,核心聚变停止,恒星的内部压力无法抗衡自身的重力开始向内坍塌。在氦的累积过程中,最终会达到某个触发点。
接近1亿度的高温是一个关键点,那时候,3个氦形成单个碳原子,同时疯狂地释放出能量。
缺少外层电子的氦元素不像是气体分子,反而更像是液体分子一样紧紧地粘在一起,吸收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这就是所谓的氦闪。
“氦闪不像超新星撕裂恒星那样暴烈。”Ziurys说。
最后,大约6%的氦转化为碳。然而,要想在这种非超新星路径中得到C-13这样的同位素,原子需要快速逃逸,得到冷却的机会,而不能被卷入其他的反应。
如此算下来,数值似乎与观测结果相符。如果发现了新的例子,无疑可以加强了新模型的可信度。
一处被称为CK Vul的星云,也具有类似的碳同位素丰度配比。科学家认为,它是两颗白矮星合并后的产物。换句话说,也不能排除K4-47是大质量天体合并后的遗骸。
好吧,或许真如科学家所言,构成你我的元素并非像以前所想的那么特别——甚至都不需要引爆超新星!但没必要为此沮丧,我的朋友。
让我们同样用小女孩和爸爸的对话收尾吧,当女儿问:“爸爸,那生命又是什么?”
“生命是最伟大的奇迹。”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煎蛋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天文理论
中国航天
黑洞
地球
图片
土星
书籍
天体物理
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