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自然资源部: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盾牌座
高级会员
420
主题
-1
回帖
985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积分
985
私信
航天
587
0
2019-1-8 11:14:19
“我国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据海洋预警监测司统计,近10年来,海洋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年均死亡(含失踪)93人。近30年,我国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值。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发生重大海洋灾害的风险日益突出。随着海洋经济活动的快速增加,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此次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自然资源部为履行海洋防灾减灾职责组建海洋预警监测司,其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科学调查政策和制度并监督实施。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灾害预防、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发布警报和公报。建设和管理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组织开展海洋科学调查与勘测。参与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处置”。
海洋预警监测司副司长王华明确,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海洋预警监测司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科学调查领域的顶层设计,其次是不断提升海洋观测、监测、调查等基础能力,进一步完善海洋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同时,要统筹谋划海洋防灾减灾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的衔接。
当前海洋预警监测工作面临5方面问题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在2018年11月7日的自然资源部司局长系列访谈节目中,王华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海洋观测、预警、减灾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基础。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工作的法律空白。海洋观测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由海洋站网、浮标网、雷达网、志愿船、卫星遥感等组成的海洋观测业务系统,基本覆盖我国近岸、近海及部分重点关注海域。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海洋预报体系。防灾减灾工作重心不断前移,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业务体系基本形成。
王华认为,当前海洋预警监测工作面临5方面问题。一是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尚不完备。二是基础能力仍需加强。海洋观监测体系需进一步优化,深远海观测能力不足,海洋预报的自主研发和关键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海洋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工作尚未全面展开。三是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建立。涉灾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海洋观测活动的管理和协调仍需加强。四是科技水平和全球治理能力需要提升,国际海洋事务治理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不够。五是需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海洋防灾减灾建设中的作用。
海洋预警监测司要履行3方面职责
据中国机构编制网资料显示,海洋预警监测司的主要职责为:拟订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科学调查政策和制度并监督实施。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灾害预防、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发布警报和公报。建设和管理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组织开展海洋科学调查与勘测。参与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处置。
王华提到,海洋预警监测司要履行3方面职责: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部署,做好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科学调查领域顶层设计;二是不断提升海洋观测、监测、调查等基础能力,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三是跟各相关部门充分衔接,统筹谋划海洋防灾减灾和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
王华指出,以前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预警、减灾等工作主要是针对海洋的物理环境和自然灾害过程,未来,应围绕实现“两统一”(即“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原则,更加突出重点。比如,加快建设海洋生态预警体系,为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支撑;着力加强海洋预警监测和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衔接等。
海洋预警监测司将重点从3方面着手
王华表示,在海洋预警监测领域,要对海洋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掌握基本情况,这是基础工作。要通过长时间序列监测发现问题,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判断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否处于正常状况,及时发出预警。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方案建议。
对此,王华要求,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理顺业务体系
,在国家层面,跟其他涉灾部委做好衔接,在新的应急管理框架下,发挥好海洋预警预报的支撑作用,推进综合减灾;在地方层面,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积极发挥地方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明确海区派出机构的职责,形成统一有序、分工合理、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
二是积极落实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海洋灾害防治要求
,实施海岸带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高生态系统防御海洋灾害能力。
三是要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部印发的司局“三定”方案里首次明确建设运行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的任务,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海洋预警监测司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把业务链条的每个环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为此,海洋预警监测司近期将开展以下四方面重点工作:
—在观测业务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
优化观测布局,2019年启动编制新的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充分整合观测、监测、调查业务,形成三位一体业务布局。从观测手段、观测要素、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海洋观测业务化管理。推进海洋观测数据共享、提升数据服务水平,加强地方、部门相关行业管理,开展海洋观测能力和资源普查,实现充分整合。
二在预报业务方面,加快推进应急预案的修订,考虑到海洋自然灾害和生态灾害的各自特点,研究如何形成预案体系。
重新梳理预报机构和业务体系,综合考虑行政区域管理特点,构建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预报业务体系。充分利用数值预报、云平台、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海洋智能网格化预报业务系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保障系统建设,探索开展海洋生态预警服务,提升预警报服务效能。
三在减灾业务方面,继续做好风暴潮、海啸、海冰等自然灾害防治,同时,推进生态减灾工作,选取赤潮、绿潮多发区试点开展防治,充分发挥红树林、柽柳、芦苇、海草床等生态系统防潮御浪、固堤护岸的能力。
指导沿海各地继续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重点防御区划定,推动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加强防灾减灾成果信息化应用,将沿海高风险地区的本底信息、观测数据、预警预判信息等实时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参与国际治理。
四在生态监测与科学调查方面,优化海洋生态监测预警顶层设计和体系布局,建立技术标准体系,针对典型生态系统着手专题研究。
建立管理规范,从事海洋调查监测的机构、船舶等要有统一的管理要求。强化志愿船、遥感等装备和手段的运用,在监测、观测、调查各项工作中融合发展。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国外航天
UFO
建议反馈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