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美国对中国探月工程态度180度大转弯,竟是想省钱?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大犬座vy
高级会员
432
主题
-3
回帖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积分
968
私信
国外航天
507
0
2019-1-21 06:41:26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付毅飞
在国新办1月14日举行的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此次任务中,中美双方开展了积极合作,利用正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的美国月球观测卫星(LRO)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观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此前向媒体透露,得知中国要发射“鹊桥”中继星并探测月背时,美国科学家向中方提出了多项合作请求。
这事有点意思。
其实,嫦娥四号任务中有多项国际合作。除了我国与德国、瑞典、荷兰、沙特合作研制4台科学载荷,我国在南美建设的阿根廷深空站参加了测控任务、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将保障嫦娥四号安全度过月夜、与欧空局也在深空测控方面相互支持……小编为什么单单拿美国说事?这背后有不少故事。
应该说,多年来美国对中国航天一直是排挤的。据报道,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沃尔夫条款”,禁止NASA未经国会明确批准就同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并禁止NASA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除了不合作,美国甚至还会在背后搞点“小动作”。我国于2010年10月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完成为期半年的绕月探测后,实施了一系列拓展任务,包括探测日地拉格朗日2点,以及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飞跃探测等。吴伟仁曾回忆,世界上很多小天体的轨道只有美国掌握,原本向全球公开。当我国宣布要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后,美国立即关闭了相关轨道数据。我国被这个举动搞得十分被动,但还是集中全国天文台的力量找到了图塔蒂斯、制定了轨道,最后成功完成探测目标。这成为2008年汶川地震GPS信号“意外中断”后,又一个让中国航天人“知耻后勇”的案例。
2013年我国实施嫦娥三号任务前夕,美方多次致电,要求我国提供嫦娥三号的轨道数据和落月时间等。我国没有答应。此次任务,美方则希望嫦娥四号搭载信标机,帮助他们获得在月背着陆的具体位置。这次,我国及时把嫦娥四号着陆的时间和经纬度告诉了美方。他们这是要干嘛?
2009年,美国发射了LRO卫星,旨在为其“重返月球”战略提供数据。其中一项任务,是观测物体撞击月面形成的尘埃烟柱。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介绍,陨石或探测器撞击月面,激起的月尘可能高达10公里,久久不会落下。嫦娥四号虽然是软着陆,但下降过程中反推发动机也会将月尘扬起,观测这个过程具备一定科学意义。
遗憾的是,美国卫星没能见证这一过程。吴艳华说,嫦娥四号着陆的时候,LRO不在上空,不能实时监测。后来LRO过顶时进行了监测,NASA也在网上公布了有关照片。
杨宇光认为,双方都表现出了合作的态度。在前期沟通过程中,美方将LRO卫星的轨道数据提供给中方,并承诺公开拍摄的图像和参数,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我国也提前告知了嫦娥四号着陆相关信息。可惜两家窗口没对上,LRO所剩燃料也很有限,不可能调整轨道过去观测,这件事最终没做成。不过杨宇光表示,虽未达到科学目标,此举也具备一定工程意义。他说,LRO在轨运行期间,拍摄了所有美国登月任务的着陆地点,甚至也拍过嫦娥三号在月面的照片。虽然它拍不到航天员的脚印,却能拍到月球车的车辙,包括着陆器、防热盾落在哪等,展现着陆区的情况。
此外,美国还提出另一项请求,希望我国把鹊桥中继星的设计寿命由3年延长到5年。吴伟仁说:“美方不好意思地表示,他们准备到月球背面去,希望到时也能利用这颗中继星。”
一些网友由此感叹“厉害了我的鹊桥”,但在小编看来,“鹊桥”有多厉害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它的“独一无二”。毕竟目前全人类只有这一颗中继卫星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2点Halo轨道上。
或许有人会问,美国为什么不自己造一颗中继星打上去?嗯,这就好比,你饥肠辘辘时,附近只有一家你平时不喜欢的餐馆。是先进去填饱肚子,还是花钱买菜、自己下厨?反正美国选择了前者。
毫无疑问,鹊桥中继星拥有极高的技术含量,例如其运行轨道。我国曾用嫦娥二号探测器,以及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留轨服务舱,分赴日地拉格朗日2点和地月拉格朗日2点为其“探路”。为了在复杂且极不稳定的Halo轨道上控制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攻克了大量轨道控制技术,对飞行速度达每秒1公里的卫星,实现了速度增量误差不大于每秒0.02米的控制精度。
不过,Halo轨道的概念,可是美国人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以美国目前的技术,研制一颗中继星送入该轨道并不是很难的事。就说上世纪90年代美欧共同研制的
太阳
与日光层探测器(SOHO),于1996年抵达日地拉格朗日1点,其飞行距离个更远、轨道更复杂。
因此杨宇光认为,傲娇的美国选择放低身段“下馆子”,不是不会“下厨”,而是想节省“买菜钱”。
吴艳华此前透露,嫦娥四号任务的花费“可能跟修一公里地铁差不多”。不过,嫦娥四号探测器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其造价没有算入其中,几台新增国际载荷采用国际合作形式,也能节省一些费用。这样算来,鹊桥中继星以及发射它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无疑会在总成本中占据不小的比例。
杨宇光判断,如果美国自行研制一颗中继星,加上发射、运营,花费至少要上亿美元。加上NASA现在预算紧张,需要精打细算,向中国寻求合作显然划算得多。
当然,美国提出合作也是基于对“鹊桥”以及中国航天的认可,为此他们势必需要作出一些妥协。杨宇光说,例如他们对探测器进行设计时,也要结合“鹊桥”的通信容量、回传码速率等特点。
按照美国提出的中继星延寿要求来看,他们至少计划在5年内实施月背登陆。截至目前,小编并未查到相关计划安排。不过无论此项合作能否开展,如吴艳华所说:“我们愿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同国际社会一道,携手推进世界航天事业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图片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