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科学家首次展示银河系恒星盘“翘曲”结构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nbby
限制会员
427
主题
-1
回帖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8 积分
积分
-1108
私信
航天
434
0
2019-2-6 09:41:30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董瑞丰)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衔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向人们展示出银河系恒星外盘的翘曲结构,该成果于北京时间5日由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星系盘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很平的圆盘子,而是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在外盘处,巨大的星系盘会逐渐向上或向下卷起,整体形成一个接近炸薯片一样的弯曲状态,天文学家称这种形状为“翘曲”。
大量观测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河外盘星系都或多或少展现出翘曲形状,银河系是否也是如此呢?很早就有射电观测发现银河系的气体盘呈现出和很多河外星系一样的翘曲结构,但是关于恒星盘的形状一直缺少直接的证据。
“测量银河系外盘的距离是十分困难的,而准确的距离才能让我们确信外盘的形状。”本文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博士介绍,造父变星是一类中等质量的年轻脉动变星,比
太阳
重3至20倍,亮约几万倍。由于它们的脉动周期和光度严格相关,因此可以精确测定距离,精度可达3%至5%。
陈孝钿等人去年发布的第一个红外全天变星星表包含了上千颗银河系造父变星,这批恒星正是指示银河系年轻恒星盘形状的绝佳示踪体,它们犹如宝贵的明灯,点亮了被“烟雾”笼罩的银河——尘埃消光是测量银河系银盘恒星距离的最大障碍。
从三维空间分布图中,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心越远,这些造父变星就越偏离银盘面,整体呈“S”形。此外,从银心向外翘曲呈现复杂的进动现象。
尽管翘曲现象在河外星系中经常出现,但是理论家们对它是如何形成的莫衷一是。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外盘受到某种转矩作用而形成。
本文的合作者、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恒星系统团队首席科学家邓李才研究员说,银河系恒星盘翘曲的发现,首先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识,同时也对外盘起源提供了决定性的观测证据,为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关键线索。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国外航天
UFO
图片
月球
土星
宇宙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