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猎鹰火箭
中国火箭也能重复发射 方案和美猎鹰火箭几乎相同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osmos
金牌会员
458
主题
-2
回帖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积分
1139
私信
国外航天
722
0
2019-3-16 15:45:06
在近日于上海拉开帷幕的201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照例携各类火箭和配套子系统模型展品登台亮相。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文简称中国航天)展台最显眼的地段,安放着一位中国运载火箭家族的最新成员:长征六号X(CZ-6X)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模型。从模型的各处细节来看,长征六号X的设计相对成熟,将很有可能是中国第一款达到实用状态的可回收复用火箭。
图为本次工博会上展出的长征六号X火箭模型。
众所周知,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九号火箭在今年已经不仅仅能稳定回收芯一级火箭,并且回收的芯一级火箭还能反复使用10次,这使得猎鹰九号火箭的报价奇低无比,并以此为优势“血洗”了全世界的运载火箭市场格局。
而在“重型猎鹰”也趋近成熟的今天,中国自然必须加快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在此之前,早有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航天各研究院至少有数款不同概念的可回收运载火箭在研:采用伞降设计的长征八号回收版、类似于猎鹰火箭垂直回收设计的长征六号回收版、乃至于滑翔回收的新概念火箭都在此列。
图为向单级入轨空天飞机发展的可回收复用火箭,这一概念暂时太过科幻。
当然,在这些方案当中,我们最终在工博会上见到的是方案最为保守,但技术跨度较大的垂直降落版长征六号X。而在这样的保守和激进共存的现状里头,自然是有原因的:名不见经传的长征八号实际上属于
地球
同步轨道转移火箭,即长征三号的换代产品,在其基础上发展可回收复用版本的难度不小。其次,伞降本身要挤占宝贵的空间和载荷,已经属于落后技术,发展一项落后的技术对于中国航天而言意义不大。
图为同时着陆的重型猎鹰火箭助推器。
而长征六号火箭本身属小型火箭,制造成本和技术难度在新一代火箭当中均属最低水平。这样的产品明显十分适合用来“试错”。
当然,适当的改进也是必要的。和基本型长征六号火箭相比,长征六号X摒弃了第三级火箭,即所谓的上面级设计,并大大加强了可回收复用的第一级火箭性能:长征六号原版的第一级火箭仅拥有一台YF-100煤油/液氧发动机,而长征六号X的可回收复用第一级火箭将拥有2台YF-100,以及额外的2台YF-115煤油/液氧发动机用于调整姿态和推力辅助。
图为猎鹰九号火箭在返回地球过程中用于调整姿态的格栅翼。
从长征六号模型本身的细节来看,其箭体设计也明显验证了“垂直回收”的宣传说法:在第一级火箭的顶端,有4面格栅状物体异常明显,而这就是在高速状态下少数能够稳定箭体飞行轨迹和姿态的气动设计之一,格栅翼。它的出现甚至可以说标志了中国航天“摸SPACEX过河”的战略已经变得清晰。
图为已经执行过数次空间站运货任务的“龙”载人飞船。
当然,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没闲着。在SPACEX的“族谱”当中,长征六号X至多相当于猎鹰一号火箭,而猎鹰九号火箭都已经是过去式了——SPACEX现在惊艳世人的,是能将跑车打向
火星
的“重型猎鹰”,以及将搭载商业乘客前往火星的BFR火箭。在如此差距面前,中国航天唯有重新开始,从头追赶。(作者署名:利刃/TO)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图片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