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大犬座vy
高级会员

432

主题

-3

回帖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月球 583 0 2019-5-27 16:01:47
DSC0000.jpg

2 o) u' p% O) {) F" r0 D  
% l6 T( W, c1 x+ r2 p" y4 b  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5 j- X! A7 A5 h* P; C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科技日报报道,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月球探测的一项重大发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领导的团队利用嫦娥四号就位光谱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为月幔物质组成提供了直接证据,这将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 z: A/ t8 t: T8 y; ?6 H6 V
  今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冯·卡门坑内着陆。玉兔2号与着陆器分离,它所携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获取了两个探测点高质量光谱数据。研究人员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发现,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质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月壤物质中橄榄石相对含量最高,低钙辉石次之,仅含有很少量的高钙辉石。这种矿物组合很可能代表了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
. G) K9 F; y$ ?( k+ D% H0 o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着陆点位于SPA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和高光谱数据的分析显示,嫦娥四号位于玄武岩“平原”的撞击溅射物上,这些溅射物来自东北方向的芬森撞击坑。芬森撞击坑是由小天体撞击SPA盆地内部而形成,犹如在SPA表面打了一“深钻”,将SPA盆地表面以下月球更深部物质挖掘出来,产生的溅射物四处抛射。因此,通过嫦娥四号携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分析到的对象是芬森撞击坑抛射到冯·卡门撞击坑表面的月幔物质。2 W& o5 [9 @- F+ p# w/ F
  基于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推论的正确性。
" v$ `3 s# h# v; O% M$ K$ q) z4 c  相关报道:嫦娥四号团队证实 月球背面幔源物质含橄榄石( ^" y% K% A% x8 i/ G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中国登月探测器“嫦娥四号”今年1月在月球背面着陆,英国《自然》杂志周三(15日)发布了该月球探测任务一项重大发现。嫦娥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李春来率领团队,利用就位光谱探测数据,发现月球背面南极存在橄榄石和低钙辉石等深部物质,为此前科学界对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提供论证。
3 z5 ?4 w" d6 u/ d6 \  研究小组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SPA),该盆地同时拥有太阳系已知其中一个最大的陨石坑。研究人员通过光谱数据,发现该领域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质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差别明显。报道指,该月壤物质中含有相对较多的橄榄石,其次为低钙辉石等,相关矿物组合或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 Q) c2 \- S- O) {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物质为艾特肯盆地被流星撞击时所喷射出来的。李春来接受法新社访问表示,研究结果为月球岩浆海理论提供支持,并证明岩浆海假说可以用来描述月球的早期进化史。据了解,月球岩浆海是指大撞击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假设原始月球是与天体忒亚(Theia)相撞后,完全熔化所形成的。; r6 Q6 B8 _- w* c% R9 h. K

1 m. g/ K# B; P! V# C* M  9 z& R8 l$ c) M7 Z# _$ o
神秘的地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