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了,怎么办?
有朝一日,万一某颗小行星毫无征兆的撞向地球,并且逃过了人类的监测,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讨论的重点。每隔两年,科学家们就会召开“国际行星防御会议”。今年的会议于4月29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科利奇帕克分校开幕,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主持,与会代表来自中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等国。
大会所讨论可能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指“近地小行星”,在环绕太阳轨道上运行,距离地球5000万千米以内。 根据美国航天局2016年创建的行星防御协调处数据,每天都有新的近地小行星被发现,今年以来已经发现700多颗,总数超过2万颗。
欧洲航天局说,迄今发现的近地小行星中,最“危险”的编号为2000SG344,直径达50米,100年内撞击地球的概率是2096分之一。
与会天文学家艾伦·哈里斯说,根据推算,多数近地小行星体积很小,只有942颗直径超过1千米,但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大家伙’藏起来了……大概率躲在太阳背面”。
这次大会希望模拟遭遇流星袭击时全球的协同反应机制:
第一步是根据初步推算结果,使天文望远镜瞄准最具威胁性的天体,以便精确计算它的飞行速度和轨迹;
第二步是拟定对应策略:是迫使来袭天体偏转方向,还是尽快疏散受威胁地区人群? 假如“敌人”直径小于50米,目前科学界共识是以疏散人群为上。 对付更大的天体,能否像一些科幻电影情节一样发射核武器击碎它?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下策,因为这样可能会产生体积较小,却依然危险的天体碎片。
目前受到认可的方案是向目标天体发射某种装置迫使其偏移原有轨道,就像“宇宙碰碰车”。NASA计划,2022年以一个直径150米的真实天体为目标做这类“碰撞”测试。至于效果如何,可能只能留待到时再看了。
这次“2019 OK”与地球擦肩而过,虽然有惊无险,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就像天文学家总喜欢说的那样,小行星不过是大自然问候的方式,它在问,“你的太空计划怎么样了?”
References:
1)A huge asteroid flew very close to Earth last week. How did we miss it? Charlotte Jee, technologyreview.com
2)How Astronomers Missed the Massive Asteroid That Just Whizzed Past Earth, Yasemin Saplakoglu & Staff Writer, livescience.com
3)NASA 官网:https://www.nasa.gov/planetarydefense/overview
4)本周,一颗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人类为什么没警觉?,DeepTech深科技(ID:deeptechchina)
5)答:撞地小行星该如何监测?,国家空间科学中心(ID:nssc1958)
6)小行星撞地球怎么办?全球约300名专家讨论应对方案,沈敏,新华社
7)《下一站火星:马斯克、贝佐斯和太空争夺战》,[美] 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