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专题简报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56
0
2017-5-24 15:22:13
九个“一”,备受关注
一份国家报告在京发布
4月17日,国防科工局发布了《2017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以下简称《国家报告》)。《国家报告》由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会同行业、省域从事高分卫星应用的骨干团队,精心打造的一部指导高分卫星应用顶层设计、领域拓展和水平提升的纲领性报告,是体现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最新进展的综合性报告。
《国家报告》分综合卷、行业卷、地方卷三部分,展示了高分卫星应用全貌,系统描述了高分卫星应用的总体思路、重大部署和阶段成果。报告力求权威性和代表性,突出科技引领性。
“综合卷”包括高分专项总体部署、数据获取能力建设、国家级综合应用、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等4部分。其中,国家级综合应用又分为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全球利益维护、国家战略支撑及重大工程监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监测与评价、城市精细化管理、执法监测、国际合作与
地球
系统科学研究等9个领域,重点论述了高分卫星支撑和服务国家决策的效果。
“行业卷”包括国土资源部、海洋局、民政部(减灾委)、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测绘地信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中科院、地震局、气象局等16个行业或部委可公开发布的应用成果,突出高分卫星应用对行业主体业务提升的效果,以及对部门履职、政策制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地方卷”包含了新疆、河北、湖南、北京、黑龙江、甘肃、河南、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浙江、安徽、山西、江西、吉林、青海、广东、上海、辽宁、宁夏、福建、西藏、内蒙古等25个已设立高分省级中心的应用报告,突出地方特色和综合应用,围绕省域资源调查与监管、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城市规划与精细化管理、省域至县域的卫星综合应用、支撑“军民融合”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商业和大众的“互联网+高分+”应用等6个方向展开。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评价《国家报告》:体现了高分卫星应用的最新成果,标志着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整体能力的初步形成,标志着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是指导国家遥感应用发展的纲领性报告。报告的发布是我国遥感应用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一个全民节日备受关注
2017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二个航天日。今年的航天日以“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聚焦航天应用,展现航天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创业热情,推动航天事业进一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航天日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航天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高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科普展览、科学讲堂、系列对话、报告会、论坛等200多场主题活动。
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主场活动包含了开幕式、“中国航天日”科普展览、航天科普知识竞赛、高分遥感应用大会、“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成立、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等16场活动。
4月24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包括“中国航天日”授旗,国家航天局设立航天科普基地并授牌,中国航天教育联盟成立,航天员、航天楷模、大学生代表做报告等。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校长汪劲松,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等领导出席开幕式等活动。
一次高端会议顺利召开
中国高分遥感应用大会作为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4月24日至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17个部委、28个省(区、市)、28家骨干企事业单位的代表,以及高分专项工程“两总”、特邀专家、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领导,共计2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致欢迎词,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发布了《高分专项遥感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机制和流程》《首批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标准》《高分专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域产业化应用项目指南(第二批)》等三项成果,周成虎院士启动了第一届“中国高分杯”智慧旅游挑战大赛,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采访了本次会议。
会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总体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各行业、区域高分应用取得的成果,指出当前在技术研发、国际化与产业化拓展、数据应用与分发、合作模式和区域发展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后续应用工作思路。会上,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就高分专项卫星用户服务及2017年度用户观测计划、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就高分一号、二号卫星应用成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就高分三号在轨测试情况与应用前景、国家减灾中心就高分四号卫星减灾应用能力及成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就高分卫星气象应用成效、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就高分五号卫星环保应用前景、西北工业大学就高分辨率图像智能处理技术等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来自黑龙江、安徽、陕西、河南、云南、四川、广西等高分中心的7位代表分别介绍了省域高分遥感应用情况,包括中心的基本情况、工作思路、应用推广成果和项目开展、未来前景展望等;北京二十一世纪公司、中科遥感、航天宏图、航天泰坦、广东航宇、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航天星图等卫星应用骨干企业也做了主题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分享了在推动高分卫星应用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成果,解读了项目后补助管理办法与要点。相关行业部委、地方高分中心、遥感应用骨干企业代表深入交流了工作经验,共同谋划“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指出,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要指示,戮力推进航天事业大发展,谱写航天事业新篇章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二个“中国航天日”。高分工程是“天眼”工程、创新工程、应用工程,其工程目标与今年航天日的主题高度契合,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专项的应用成果与国民经济和民生发展密切关联、息息相关。要进一步抓好以高分专项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应用,确保高分专项在“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突出作用,将“航天创造美好生活”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席科普盛宴惠及7万人次
4月24日,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了科普宣传周活动。在中国高分观测专题展区,各位领导详细听取了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赵文波副主任的汇报,童旭东主任、徐春荣副主任等陪同。期间,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克俭、吴艳华向陕西省省长胡和平赠送了《中国高分卫星应用2017国家报告》。
中国高分观测专题展览紧扣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题——“航天创造美好生活”,通过实物、展板、平台、声像等多种方式,整体宣传高分专项建设和应用情况,进一步提升社会认知度和综合影响力。实物主要展出了高分三号和高分四号卫星模型;展板以科普和成果宣传为重点,集中反映“天地一体化卫星数据应用统筹管理”的新模式,包括遥感的基本概念与常识,高分专项总体概况、在轨卫星情况、地面系统研制进展、应用系统顶层框架以及在服务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监测评价、防灾减灾、城市精细化管理、精准扶贫、“一带一路”战略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平台主要展出了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和高分系统宣传平台;声像包括高分专项宣传片和动漫片等。
4月22日-5月2日,持续展出11天,接待观众近7万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期间,不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对卫星拍摄的照片非常感兴趣,通过平台开展互动并不时地提问了解知识,真实感受高分卫星影像的魅力。
一批专业标准首度面世
4月24日,国防科工局发布了《首批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标准》。此次发布的标准,包含了14项共性应用标准和39项专业应用标准,对推动我国遥感应用从小范围科研试用向大规模业务服务的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介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实施6年来,成功发射了高分一号高分宽幅、高分二号亚米全色、高分三号1米雷达、高分四号同步凝视等多颗卫星,极大丰富了我国自主对地观测数据源,硕果累累、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扩展高分数据应用范围、提升应用水平、促进资源共享,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优势部门通力合作,建立了跨行业、跨部门的标准联合起草工作机制,至2017年4月,共形成53项标准,实现了我国高分数据应用规范化工作的集成创新和重大突破。
一套服务体系完善建成
为充分发挥高分卫星在重大自然灾害、国家权益维护、重大环境事件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决策支撑作用,提升高分卫星应急服务能力,规范和指导有关各方高效有序开展高分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国防科工局于4月24日发布了《高分专项遥感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机制和流程》(以下简称《机制和流程)。《机制和流程)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卫星数据获取应急工作的空白,标志着高分系统全面运行服务体系的建成。
《机制和流程》从用户应急需求提交、任务启动、任务规划、指令生成及上注、数据接收传输等高分卫星应急响应全流程,规范了各环节工作行为和响应时间要求,明确了各单位职责分工,保证了高分遥感卫星应急响应工作规范、实施高效。
《机制和流程》是在实测高分三号和高分四号卫星在轨测试应急演练和应急全系统进行的挖掘和优化基础上形成的。高分三号卫星工程通过组织启动6次应急演练,使地面数据实际接收能力利用率由70%提高到98%;高分四号卫星工程通过组织启动9次应急演练,实现高分专项卫星在1小时内全流程应急响应,建立了高分静止卫星应急观测机制。
一批项目指南引领方向
为更好地指导地方高分应用发展,进一步促进省级高分中心建设,扩大地方高分应用规模,继续探索市场化商业化发展模式,形成若干卫星应用龙头企业,推动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使高分成为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手段,国防科工局于4月24日,发布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域产业化应用项目指南(第二批)》。
本批指南首次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省级高分中心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建设目标。一是要具备一定的数据整合、信息提取、快速处理和分发的能力;二是要推动“高分+”承载应用,关联各类信息,具备自动更新“高分共享平台”产品、形成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的能力;三是要形成地方产品体系,具备应用总体和拟制“年度应用报告”的能力;四是要形成良好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推广模式,具备形成“三个清单”(产品清单、服务清单、标准规范清单)的能力;五是要具备组织和统筹人才支撑队伍的能力。此外,指南还新增了面向大众提供增值服务等内容,在商业应用和惠及民生领域,努力提高高分专项规模化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首批省域产业化应用项目指南于2015年10月发布,面向当时已设立的21个省级高分中心发布,重点针对省域资源调查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省域至县域的卫星综合应用、以及支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等5大方向。首批指南的发布,规范了省级中心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各地方应用的发展。例如,北京开展了城中村改造、违章建筑监测、非正规垃圾场监测,新疆开展了跨境石油管线监测、林果和棉花精准监测,黑龙江开展了城市管网建设和地级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卫星应用工作。
一届智慧旅游大赛拉开帷幕
为加速推动高分专项在智慧旅游领域的应用创新,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开拓旅游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展现中国文化与美丽国土的魅力,定于2017年5月至12月举办“中国高分杯”智慧旅游挑战大赛。
本次活动基于我国自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可见光、高光谱、雷达、红外等卫星、航空和地面影像,围绕高分辨率影像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场景提取与旅游产品发现、虚拟旅游系统建设、旅游扶贫等5大方面设置了27个竞赛选题。设冠军杯1名,亚军杯5名、创新奖10名。
本次活动由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指导,由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科天启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承办。
一枚官方公众号正式开通
4月24日,在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高分观测”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上线。“中国高分观测”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官方微信平台,内容涵盖了高分专项工程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推广、标准规范、政策保障等方面,通过信息发布、在线互动等形式,宣传专项成就,科普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大众。
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在统筹做好高分专项建设实施和应用推广等工作的同时,会同行业、区域、骨干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了高分专项网站、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微信公众号、报刊、杂志等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努力打造“中国高分”国家品牌。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