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浅谈:为何习总书记阿盟重要发言指出要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航天
447
0
2017-5-24 17:23:38
写在前面的话
50、60年代我们中国搞外交靠熊猫,到了70年代开始出现“乒乓外交”,这两种外交方式都成了咱中国的特色。不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拥有了越来越多全球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技术外交的局面日益展现出来。都说习总书记外交有三宝:高铁、北斗、核能好!根据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高速建设,三宝正在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演讲中提到,2014年6月,他在中阿合作论坛北京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获得了阿拉伯朋友热烈响应,双方也已经有了早期收获,论证了务实合作具有长期可实施性。在随后的发言中,习总书记双方应加强高新领域合作,加快高铁、核能、航天、新能源、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落地进程,提高中阿务实合作含金量。其中特别指出,中方将实施创新合作行动,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
习总书记为何要在关于中阿务实创新合作方面特别强调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呢?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先简单介绍下什么是北斗,北斗全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换句话说,北斗代表着我国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目前至少处于全球前三的位置,也有媒体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有冲击GPS霸主地位的技术实力。
既然拥有如此领先的技术实力,在自家能够充分使用的情况下,当然要让更多的国家使用北斗,实现技术震慑的同时收获经济利益,一举两得。这就好比,你家孩子成绩优秀、名列前茅,你和别的家长交流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提起,这样多有面子!外交本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颜面,落后GPS二十年研发时间的北斗正在迎头赶上,这本就是一件值得国人骄傲的事情。
适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战略的第三阶段,即在完成亚太地区卫星覆盖实现区域服务之后开始进入全球布网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服务全球用户为终极目标,那么其国际化是必经之路,伴随着北斗的建设成长,通过外交合作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它、了解它、甚至使用它,将大大降低北斗国际化推广的难度。美国的GPS为全球免费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在位置信息日益重要的今天,许多没有自主导航卫星的国家在某种层次上来说是仰仗着美国GPS服务的,这无疑加重了美国的国际话语权。而北斗的出现让那些没有自主导航卫星技术的国家有了另外的选择。特别是与中国友好的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老大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且并不比老美的GPS差,大可以放心。所以,从侧面说北斗的国际化也在逐渐加大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从技术角度分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服务精度与地面基站、监控站相关。虽然北斗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地面监控部分只建在中国境内,就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如果在国外建站可以提高其范围内的服务精度,提供更好的全球服务。1月20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和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秘书长穆罕默德·本·阿莫在埃及开罗阿盟总部签署了《中阿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该谅解备忘录是落实《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一项务实举措,标志着北斗以阿盟秘书处为纽带,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建立了卫星导航领域正式合作机制,为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国家夯实了牢固基础。其合作可以包括共同建设地面基站、共同运营北斗导航服务等。
最后,咱再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分析分析。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两者合称“一带一路”。
从经济水平看,“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有35个国家人均GDP仅3000美元,小国受国力限制,没有财力建设卫星及其全球组网,因此,像时空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依仗他国。而地理时空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安全根基,倒向某一大国,势必将本国的信息安全托付于他国。
从地缘政治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中亚、南亚、东南亚均有自己的势力影响,使得诸国在大国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因此,虽然“一带一路”国家开放北斗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顾虑,但出于本国利益,分散风险,会坚持多套系统同时开发和备用,开发多模的芯片等应用产品,将是沿线国家的大多数选择,即不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开始在“一带一路”地区开枝散叶。北斗率先进入东盟市场,2013年泰国北斗应用项目开始建设,2014年6月18日,在泰国的3个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示范站启用,预计到2016年建设220个基站,总投资100亿元,覆盖泰国全境。目前,已有老挝、文莱、巴基斯坦开始采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地面增强站。而阿盟七国正处于“一带一路”的中心线上,离我国地理位置距离不远,具备地域便利条件,北斗卫星系统在其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成为理所应当。
在当前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建设,公路交通、码头、通讯设施的建设需求已经打开。由此,随着全球“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将对通信基础设施领域需求爆发增长,拉动了基于地理时空信息的卫星应用需求,这就为北斗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商业化基础。
导航系统走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政治性挑战,哪怕是对中国友好的国家,不出于政治考虑,也会有自身安全性考虑。所以,说服中东国家接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具有挑战性的。近期,中东局势进一步走向复杂,对中国来说,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政府经营周边的压力大大减小,“一带一路”战略阻力减弱,给中国与阿盟的北斗相关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次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的举办,是北斗走出去的又一次绝佳机遇。北斗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的是整个中国北斗行业,整个北斗产业链,走出去的带动性是非常大的,隐性价值无限。北斗走进阿盟,可以推动北斗产业投资集群走进中东,促进中国与中东各国的双向投资与合作,而且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研发、生产、展示和应用基地向东盟延伸,有助于形成北斗产业集群,更好地做大做强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此外,还要看到,北斗是继中国高铁之后,举国之力建设的另一项中国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北斗推广是北斗国际化的重要里程,其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在未来全球时空信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国家安全之基。
北斗国际化,特别是在中东地区,要将大规模的北斗基础设施(例如:北斗CORS基站)建设纳入到中东各个国家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当中去,需要中央政府层面的推动,而此次习总书记的重要发言将大大推动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