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航天科技集团卫星班车可载“乘客”15次往返天地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政尔卡
限制会员
350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积分
-8
私信
航天
407
0
2017-5-28 23:22:13
在不久前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首创的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环境利用卫星(简称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项目惊艳亮相。该卫星将填补国际无人多次使用返回技术的空白。
往返天地的卫星班车
据总体部设计师刘欣介绍,科研人员以最大化无损回收理念为核心,对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巧妙设计,既确保乘客设备“毫发无损”,又确保“卫星班车”往返天地运输15次后依然处于可运行状态。
类似汽车刹车系统,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的着陆方式是设计的重中之重。科研人员采用了“降落伞+气囊”的精妙设计。降落伞相当于刹车系统,气囊则是缓冲装置。如此一来,它的着陆速度仅为传统返回式卫星的1/20,着陆冲击力相当于飞机着陆时的力度。
可重复使用指的并非是整颗卫星。研制人员从设计上确保了占整星功能80%的“回收舱”可重复使用。当“卫星班车”完成一次天地往返任务后,只需安装一个发动机、加上“油”就具备下次工作的状态了。
独一无二的空间实验室
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将为曾经“不可能完成”的空间实验任务提供可实施的“理想实验室”。
据悉,科研人员首次采用了“整星停控”的自由飞行模式,取消了活动部件,使卫星在太空中自由漂浮着,就像静止在湖面上的一片叶子。即便出现卫星姿态需要调整的特殊状况,也只是采用小推力器一点一点地微调。为此,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的微重力水平与实践十号相比提高了一个量级,足以匹配当前空间科学实验对微重力水平的最高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与空间站相比还有一大优势——无人。因此,随着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的诞生,可能危及生命的实验项目也拥有了绝佳的实验条件。
此外,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还可以提供太空开放式实验台,这在国内也是首次。当卫星进入太空预定位置后,开放式实验台会按指令打开,安装在其上的设备就可以尽情地与太空环境“亲密接触”了。
万能的卫星大力士
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传统返回式卫星的承载能力为220公斤,而它的承载能力达到了600公斤,其中500公斤的搭载设备“可回收”。
“卫星大力士”堪称“万能”。它采用标准化的机械安装接口、通用化的以太网信息接口设计,为实验设备提供了通用化平台,支持“随时安装,入网即通”,将是返回式卫星从“狭窄”的定制化平台走向“万能”的通用化平台的标志。
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打造了运营成本更低、能力更强、使用更便捷、保障更优越、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空间实验平台,将为国内外空间科学实验、新技术试验、空间技术应用等领域提供优越的服务。
按照计划,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2017年底将开始每年两次的常态化运营,标志着我国天地往返的商业航天运营模式即将开启。
(本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