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2016 年十大突破技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官海琛
限制会员
289
主题
1
回帖
-21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积分
-21
私信
航天
598
0
2017-5-28 23:27:32
编者按:近日,MIT 评出了“2016 年十大突破技术”,包括:免疫工程,精确编辑植物基因,语音接口,可回收火箭,知识分享型机器人,DNA应用商店,SolarCity 超级工厂,Slack 协作交流软件,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空中取电。本文展开介绍的是“可回收火箭”这项技术。
突破点:火箭可以发射有效载荷至轨道并安全着陆。
意义:降低飞行成本,推动了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研究。
主要研究者:SpaceX、蓝源公司、联合发射联盟(ULA)
技术上市时间:当前
火箭通常在其初次旅程后就受损,因而不能再次使用。但如今的火箭可以实现垂直降落,并且能够再次进行下一次发射。这种科技使得航空航天技术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向太空中发射了成千上万的火箭,但直到2015年之前都没有任何一枚火箭能够“毫发无伤”地返回。想象一下,一枚火箭垂直地下降至一个降落台上,这种平稳而缓慢地控制下降的过程,就好像是它发射的画面被倒放了一样。如果能够持续地实现这种降落,火箭就能一次次地被重新使用,这样航空技术的成本就能够被大幅降低了。
两位科技大亨就让这种假想成为了现实。Jeff Bezos的Blue Origin在2015年11月首次完成了这种降落,而在12月,Elon Musk的SpaceX也做到了。这两家公司的性质不太一样,Blue Origin的初衷是帮助游客们实现在太空舱内的4分钟宇宙遨游,而SpaceX的初衷是向太空中发射卫星并完成空间站补给的任务;不过,这两者都急需投入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来降低太空飞行的经济成本。
完成一次驶向太空的发射造价很高,因为仅一枚火箭就需要花费上千万美元,并且只能飞行一次——最后火箭会在大气中做自由落体,它们会因为因剧烈摩擦而燃烧,从而结束它们的使命。不同的是,SpaceX和Blue Origin通过运用一些软件来助燃推进器、调整襟翼状态,从而推动他们的火箭缓慢而准确地降至折叠式的支架上。
比起只需要保持垂直且只用上升到一半高度的Blue Origin来说,SpaceX的任务显然更加艰巨,因为他们的火箭需要在发射中呈水平状态。今年1月,在SpaceX进行的第二次降落中,因为火箭的其中一个支架没有落至指定地点而导致了降落的失败。这也提醒了我们,在这项技术中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即便如此,至少我们目前清楚地知道,比起40多年前的阿波罗时代来说,航空航天的未来看起来有趣得多了。
(本文来源:36kr)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