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北斗三号”今年7月首发 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官海琛
限制会员
289
主题
1
回帖
-21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积分
-21
私信
航天
538
0
2017-5-29 00:07:12
“‘北斗三号’计划在今年7月左右进行首次发射,将实施数次一箭双星发射,年内一共计划发射6至8颗。”北斗二号工程卫星系统总师杨慧日前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
据了解,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正按计划实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在2018年完成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杨慧表示,18颗卫星在轨道上合理分布,从数学角度已经符合在全球任意位置同时看到4颗卫星的要求,但考虑遮挡等约束条件,真正实现全球组网至少需要24颗卫星。而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的建设独具特色。杨慧说,“北斗三号”系统采取了星间传输、地基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低轨卫星及地面站的链路互通。“在
地球
另一面的北斗卫星,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我们头顶的北斗卫星能与它们取得联系。”
据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助理郭树人介绍,我国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发射5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星,目前已完成试验验证,基本固化了北斗三号卫星的状态。此外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基石的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显著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
2020年北斗三号卫星工程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 邓孟、记者邹维荣报道: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奖项获奖结果全部揭晓。其中,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2004年8月立项,历时8年完成研制建设,全国300多家单位、8万余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制建设,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正式向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服务区内系统性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助理郭树人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创新性、先进性、带动性特点突出,取得了丰硕的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取得了‘四个第一’。”郭树人说:“一是国际上第一个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二是我国第一个与国际先进系统同台竞技的航天系统,三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大众和国际用户服务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四是我国第一个复杂星座组网的航天系统。”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在确保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推进系统应用的同时,我国将实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在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据北斗系统高级顾问李祖洪研究员介绍,北斗三号卫星工程计划在2018年前后,完成约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形成基本的、全球系统的卫星导航系统,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完成30颗卫星发射,完成完整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本文来源:综合人民网、凤凰网)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