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实践十七号上的两项新技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250
0
2017-5-29 10:23:58
原标题:新科技为卫星保驾护航
日前,搭载长征五号火箭成功进入太空的实践十七号卫星正在太空进行十余项新技术的搭载验证,其中两项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它们分别是LHT-100自励磁霍尔电推进系统和卫星充放电效应监测仪。
据最新消息,两产品已完成试验任务,各项参数正常,性能良好,为进一步探索空间科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卫星插上轻灵的“翅膀”
推进系统是确保卫星在太空稳定飞行的关键要素。传统的推进系统将压缩气体喷出或通过化学燃烧,产生反冲推力,使卫星在预定轨道工作。由于在太空飞行时间较长,卫星需要携带大量的推进剂,于是变得非常“笨重”,要将它运送到太空中,需要火箭花费更大的力气。
怎么让卫星“瘦下来”呢?答案是安装电推进系统。
电推进系统消耗电能加热电离推进剂并加速喷出产生推力,电推进的推力很小,只有几十到几百毫牛,但是它的比冲很高,是传统推进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就是让卫星“瘦身”的秘诀。
由510所研制的霍尔电推进就是电推进的一种,具有推功比高等优点。作为同类型号的国内首飞,LHT-100自励磁霍尔电推进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相关负责人介绍,它的飞行后续将为我国新型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等卫星上的应用积累宝贵经验,标志着510所成为国际唯一一家同时开展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系统产品研制及在轨飞行试验及应用的单位。
目前,该所已成功研制了多规格、系列化的电推进产品,形成了“一中、一超、一微”的电推进系统产品研制格局。
给我一只太空“测电笔”
卫星充放电效应是威胁卫星在轨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太空特殊的环境因素,会造成卫星表面带电和内带电。如果带电现象严重,将诱发静电放电,可能会产生伪指令,造成电子开关异常切换,导致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失效。严重的充放电效应还能导致卫星功能材料损毁,缩短航天器的运行寿命。
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510所自2013年起,开始自主研制高精度、小型化、轻量化的卫星充放电效应监测仪,历经3年的时间,于2015年底完成了产品的交付。
充放电效应监测仪就像是卫星在太空的“测电笔”,它有两个小兄弟,一个叫做表面电位监测仪,一个叫做瞬态脉冲监测仪,他们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检测、记录卫星充放电情况。
这次在实践十七号卫星搭载的表面电位监测仪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电容分压技术,将卫星表面包覆介质材料作为卫星表面电位传感的高压臂电容,以精密电容作为低压臂电容,通过测量低压臂电容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出卫星表面介质材料相对于卫星结构的电位。瞬态脉冲监测仪不但能识别卫星静电放产生的电流脉冲,还能够将脉冲特征记录下来。
充放电效应监测仪的首飞之旅,在卫星充放电效应监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监测数据为我国在轨卫星带电异常预警、卫星电位控制、卫星带电安全管理以及卫星带电防护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搭载试验还可为我国充放电效应监测的技术改进及其在后续卫星的全面应用提供飞行验证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