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中国规划在太空利用核能:2025年发射核反应堆试验星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航天 463 0 2017-5-29 10:39:45
  近期,有关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值升高、法国核电站的风机发生爆炸等新闻再度引发人们对核安全的关注。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对我国如何安全高效利用核能,“十三五”期间核工业发展将有哪些亮点作解析。 DSC0000.jpg
  王毅韧主任告知记者,我国“十三五”的具体核工业规划相关文件已经正式印发,“空间核动力”,“海上浮动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等重大项目都将实施。
  观察者网评论员分析,作为一个核工业国家。我国此次对于“空间核动力”的规划表现出我国在深空探索,火箭性能,核反应堆设计维护等方面巨大的技术进步和理性规划态度。而非好高骛远盲目上马的“一窝蜂”。
  “空间核动力”指的是空间探索使用的核动力能源,现有太空设备所使用过的核动力供电装置有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和空间核反应堆两种。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实质上更接近电池范畴而非核反应堆范畴,也是现有卫星电力来源的主流。 DSC0001.jpg
  现有用于卫星的反应堆技术多为超热中子堆热离子直接转换,当热离子转换器用于外层空间时,热源可以使用核反应堆内的裂变能,设备体积可以相对小,耐高辐射  和散热功能都比较优秀,在功率和持续工作状态上的优势有利于深空探索和太空设备的长时间工作。因此目前相对可靠的热离子转换器已成为最主要的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
  使用核反应堆作为电源的主要为苏联的“宇宙”系列海洋侦查卫星,1978年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发生故障,碎片落入加拿大曾造成污染
  对于一个核工业国家,将一台核动力卫星打入深空,在无维护的状态下多年持续运行正常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技术问题。在整个反应堆尺寸设计,维护要求,火箭推力上都有极高的要求。而对于拥有了长征-5等大推力火箭的我国而言,这些技术已经不再遥远。冷战时期苏联的黄玉系列空间核反应堆试验中已经达到了5kw电功率,可运行1300小时。
  而中国的核反应堆计划自然不会满足于5千瓦,计划中的空间核反应堆将在2020年定型,2025年发射“百千瓦级核反应堆试验星”,进行在轨演示验证,真正掌握超大功率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
  (本文来源:观察者网)

网络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