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地面试车获得圆满成功

官海琛
限制会员

289

主题

1

回帖

-21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21
航天 414 0 2017-5-29 10:41:26
DSC0000.png 2月16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九部研发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进行了地面点火试验,发动机工作正常,试车后结构完整,性能实测值与预示值一致,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DSC0001.png 本次试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极大关注,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总工艺师沈维伟,四院党委书记谭千红、副院长张镝,快舟火箭总指挥黄剑波、总设计师梁纪秋,九部副主任罗志伟、副总师司学龙等领导到现场指导试验工作。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直径2.2m,是国内直径最大的碳纤维复合壳体发动机,具有高压强、高质量比等特点。2016年9月22日,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地面试车获得圆满成功。 DSC0002.png
  本次二级发动机地面试车是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的重要节点任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总工艺师沈维伟听取了专题汇报,邀请外部专家成立审查组对该发动机质量复查报告、风险分析报告进行了专项审查。本次试车成功验证了各项关键技术。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是在商业航天模式下研制的航天型号产品,一级、二级发动机试车相继获得成功,为快舟十一号固体火箭的方案首飞及商业发射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DSC0003.png
  什么是“快舟”模式?
  随着卫星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微小卫星技术已成为国际航天高技术竞争的主要热点之一,商业卫星星座组网需求旺盛。商业发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便捷高效、低成本、并且可高密度进行发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为了满足国家对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的需求,及时提供抢险救灾信息支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研制了快舟固体运载火箭,“快舟”应运而生。快舟固体运载火箭于2013年、2014年成功发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小卫星;2017年1月9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实现“一箭三星”发射,验证了“快舟”系列相关技术的可靠性。
  “快”基因快舟有两“快”——
  一是研制快。用户提出需求后,过去起码需要一年才能研制出对应火箭,而“快舟”最多半年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并且提供定制化服务;
  二是发射快。火箭发射一般准备周期至少需要一个月,而“快舟”的移动式发射,实现几天之内可以发射,为微小卫星组网大大缩短了准备周期。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最快纪录。
  低成本
  快舟要为用户提供的商业发射服务绝对是良心价格。
  目前,国际商业发射价位是在2~3万美元一公斤,而“快舟”的目标是要将每公斤成本降低一倍,做到1~2万美元一公斤。只有做到这样,“快舟”才有市场竞争力。而快舟十一号火箭,便是面向全球商业航天发射需求研制的。
  专属经纪人
  商业发射,“快舟”已走出第一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布局的服务平台——四院火箭公司于2016年2月注册成立,成立仅2个月即签订了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并于2017年初圆满完成首次商业发射服务。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计划于2017年进行发射。火箭公司被一些人称作中国版的Space X。
  (文章来源:航天科工)

网络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