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冯叔即将发射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我们可以用手机看太空直播!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RobertFep
限制会员
263
主题
-3
回帖
-19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积分
-19
私信
航天
352
0
2017-5-29 10:42:30
本期嘉宾:胡振宇——
翎客航天创始人
美国 SpaceX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将从 2024 年起,送
地球
人上
火星
。而冯叔也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发射一颗「风马牛一号」卫星,作为自己脱离地球的第一步。
为什么太空会让我们这么憧憬?这位 23 岁的火箭天才有着怎样样的魅力,能够驾驭火箭?他又为「风马牛一号」卫星做了怎样的周全计划?一起来听听他的说法吧。
冯叔:「风马牛一号」的卫星有什么特别的吗?
胡振宇:从体量上来说,这个卫星属于立方星,就像一个鞋盒。
立方星体量的卫星有一个最大的功能点:全景地采集空间任意角度的图像素材。
冯叔:「风马牛一号」上去多长时间后,我们可以用手机观看太空的景象?
胡振宇:早期发射入轨之后,我们会调节镜头的一些参数,例如画质和曝光度等等,确认图像可以满足直播的需求后,大家就可以看了。
冯叔:我在北京曾看到过,它可以在一天内展现 3 次轨道上不同角度的图像。剩下部分的通过影像记录,也可以在之后被调出来观看。如果一天看 3 次实况直播,一次需要多少钱?
胡振宇:目前计划是 1 元钱 / 分钟,这样的定价对于整个项目而言,其实是很小的一个数字。
而项目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观测角度特别多,展现出的真实效果特别好。
尤其是在特殊的自然景象下,比如说有极光,或者是日食、月食。
冯叔:就跟看人似的,别看有的姑娘平时静如处子,要是突然撒起泼来,就是另一番景象。
「风马牛一号」的功能就是科普和娱乐。
我觉得,人们通过手机上几分钟的体验,也可能会刺激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拓展出更多地球以外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正好应证了风马牛「自由与创造」的精神。
冯叔:那么「风马牛一号」用哪种火箭发射,怎么发射?
胡振宇:现在计划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当火箭到达 500 公里的高度后,运行速度刚好满足轨道的运转速度,卫星和火箭就会自动分离。
这次,我们会搭载接近 10 颗卫星,
根据不同的角度、方向飞行,火箭会在不同的地点放下卫星。
▲ 「长征二号丁」火箭重三百多吨,高 33 米,直径为 3.35 米
冯叔:这就像公共汽车一样,人到站下车后,车继续走。我特别好奇一个问题:现在的轨道上漂了多少颗卫星?
胡振宇:
三千多,其中中国的不到 1/3,美国的较多,接近一半。
现在发射卫星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所以有很多民营的公司也参与进来。有一些民营的创业公司甚至已经发了上百颗的卫星,组成一个网络。
冯叔:在中国,大家一谈到火箭、卫星都觉得高深莫测。但是在美国,很多民间机构都在从事这个行业,目前美国的行业现状如何?
胡振宇:
准确得说,美国的火箭制造方,基本上都是民营公司。
但团队规模不同,少的 4 个人,多的像 SpaceX 公司一样,拥有三五千名员工。
冯叔:那在中国,火箭、卫星领域的创业发展空间是不是很大?
胡振宇:在国内,如果想要发射一颗卫星,必须和专门负责发射的承包公司对接洽谈,再通过军方审批,确定你的卫星不会泄漏国家机密,或者确定发射的轨道不会撞到其他的卫星才可以。
中国在「军民融合」之后,军方欢迎很多民营的火箭和卫星公司参与市场,让市场更加活跃。
但是火箭发射毕竟是一个科学工程,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可能每一个火箭都百分之百成功,
所以它又衍生出了另外一个商业市场——保险业,每颗火箭、卫星发射的时候,都要买保险。
而且还需要分段、分类地买保险:从实验室到发射场这一段,有运输的保险;从发射场到火箭上的一段,有调试保险;火箭发射到太空的过程中,也有相关的保险需要购买。
冯叔:如果你们的公司未来要在中国发展,是主要做火箭?还是也会有卫星的相关部分?
胡振宇:我们的团队已经加入了从事卫星行业多年的合伙人。
在后期,我们希望能够逐渐把这个行业最上游的两个点整合在一起,叫做「星箭一体化」。
冯叔:既然是这样,那我觉得只发射一颗「风马牛一号」卫星还不够,两三年之后应该找一个更大的火箭,向月球发射一颗卫星。
如果将来火箭的成本只需要几百万美金,我就让高度发达的智能机器人去月球上圈块地,分成若干个格子,在全世界销售,将来要是有人想把自己的骨灰放上来,付钱即可,这不叫「天葬」,是「太空葬」。
胡振宇:
我认为,火箭是进入太空的钥匙。
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土星
5 号」运载火箭来说,去月球大概要花几天的时间。
但是,它从地面到太空只需要十几分钟。等火箭的成本降低后,就和现在的汽车、飞机、轮船一样,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负责载送人、物前往各处。
▲「SLS」运载火箭高约 110 米
重 3000 吨,底座占地面积约为 80 平方米
▲ 在地球重力的牵引下,形成的飞行的轨迹叫轨道
在合适的节点上,再次启动发动机,给它足够的推力
让它找到符合物理定律的合理走向,这个过程就叫变轨
▲ 火箭进入月球需要先花费近半小时入地球轨道
完成在轨道上的机动动作,再奔向月球
到达月球后,适量地减速,以便进入月球的轨道
冯叔:按照卫星小型化的趋势,成本会越来越低,火箭也可以实现再回收,以后我们到太空就跟去广州差不多,想和别人约会,可以选择去月球上的酒店浪漫一番。
胡振宇: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人在实施这种想法了,酒店巨头美国毕格罗航空公司就和波音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充气式空间站,日后可以上面建造出一片供人们生活的区域。
冯叔:
所以太空并不遥远,未来就是现在,梦想就是现实。
▼
冯叔说
现如今,人类已经不可遏制地想要冲出地球,前往太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送一个人到火星需要 100 亿美金的成本。从地球到火星的时间大概是 80-150 天,未来技术进步后,费用可降至 10 万美金 / 人,前往火星的时间也减少到 30 天。
我常会幻想,那里有什么样的神奇景象?
为了满足对太空的好奇心,我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发射一颗「风马牛一号」卫星。
机缘巧合下,我碰到了一位 23 岁的「火箭少年」,当我和他提起我的想法时,他认为这很容易实现,这让我顿时没有成就感——我觉得很难的事,他居然觉得容易。
三四个月后,我们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确定了火箭的预定位置、发射时间、直播平台、观测机构,以及未来的商业模式。
地球人的特权已经逐渐在丧失,但是宇宙人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未来人类和太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隔了一堵墙的邻居关系;而是把这面墙打通,让太空成为人类一部分的生活区域。
好奇心是一个让人类走得更远的重要驱动力,自由与创造则是生命不竭的动力。
风马牛会带着这样的方式——越来越清晰的观察力、自由与创造的精神——越走越远。
(本文来源:冯仑风马牛)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