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海上监测“大火箭”助推器再入大气层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whlec
注册会员
256
主题
0
回帖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积分
195
私信
航天
226
0
2017-5-29 10:47:25
2016年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以下简称“大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首飞。作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首飞不仅牵动着国人的心,而且吸引着全球航天从业者的目光。正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昌的时候,一支主要由火箭研制人员组成的“神秘”小分队却悄悄出现在火箭助推器落区附近的海域。
小分队成功在海上监测和记录了“大火箭”四个助推器和芯级分离以后再入大气层的壮观场景。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是第一次,不仅为我国助推器回收积累了珍贵的数据,也为设计人员对落区安全性、再入飞行轨迹进行验证,修正弹道设计和气动参数提供了更多依据。
漂洋过海到达监测海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所属的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余梦伦班组田继超说,这支搜索小分队由火箭设计人员和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等组成。根据“大火箭”的飞行轨迹,设计人员判断出理想的监测位置。
火箭发射前一天晚上的凌晨2点,小分队成员乘船出发。当天,海面上天气复杂,风浪达到七八级,5米多高的海浪不停地拍打着船舷。历时30个小时,小分队终于在发射当晚到达目的地。
海上守候 精准监测
稍作调整,工作人员便开始观测当日海域气象条件,结果显示海况依旧恶劣,风浪大、云层厚,小分队其他人员快速准备好摄像机和照相机等设备。文昌发射场不断传来消息,火箭发射一再延后,大家望着茫茫的海面,心里默默为“大火箭”加油。
20点30分,发射场传来即将发射的消息,大家瞬间紧张起来,守候在甲板上。20点50分30秒,船左舷上空出现四个亮点,距离很近,在空中呈矩形。
是“大火箭”!助推器已成功分离!
田继超说,虽然箭上现有的监测技术可提供助推器的位置信息,但无法确定助推器和芯级分离后的空爆情况,因此需要小分队进行现场监测。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海上进行监测和记录。
回想当时的场景,田继超说:“当在海面上远远看到几个亮点时,我们一下子就辨别出来了。虽然没能在现场看发射,但是大家依然非常激动。”
“大火箭”首飞成功,小分队圆满完成任务,怀揣着喜悦,大家连夜返回。可是,大家的心情却如大海般,久久不能平息。
( 本文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