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宇航员DNA发生神秘突变 科学无法解释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iiylz
中级会员
256
主题
-1
回帖
207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积分
207
私信
航天
517
0
2017-5-29 11:00:10
克里斯·马森(Chris Mason)从未见过斯科特,但他了解后者DNA的所有秘密。马森是纽约市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遗传学家,也是参与美国宇航局双胞胎研究的专家之一。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太空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2015年,斯科特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340天任务,而他的双胞胎兄弟马克则留在
地球
上工作。几个月来,两兄弟定期接受抽血测试。斯科特的血液样本会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被送回地球。马森说:“晚上睡觉前,我会看下Twitter,发现斯科特上传了更多从太空拍摄的绝美地球照片。这时,我不禁笑着想,他放在我冰柜中的DNA肯定感觉很舒适。”
事实上,凯利兄弟首先提出要对他们自身进行研究的建议,并向美国宇航局申请。他们是同卵双胞胎,或许分别在太空或地球上时,可以在他们身上进行某些科学实验以进行对比。美国宇航局同意了这个请求,并推出研究建议。2014年,美国宇航员挑选了10个团队,并向他们提供3年总额为150万美元的资金扶持。2016年3月份,斯科特重返地球。从那时开始,研究人员不断收集他的各种样本,寻找其因在太空极端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体内基因发生改变的证据。
然而,这项研究属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为此可能存在许多未知影响。任何可察觉的变化可能都是随机机会的结果,或者是试验差异的结果。但是无论这项研究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它们不可能对宇航员进行一概而论,更不适合推及到地球上的全部人口中。到目前为止,得到的结果都是初步的。10支团队将利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分析和对比他们各自的数据集。马森、范伯格(Feinberg)等人正研究基因活动,其他科学家则在研究视力和免疫系统反应。遗传学家已经获得凯利兄弟的部分数据,并保留发布任何信息的权力。毕竟,DNA攸关个人最核心的隐私。
一项惊人的发现与太空旅行无关。凯利兄弟以为,他们完全是爱尔兰血统。但基因组测序显示,他们的根也在英国。其余的发现让研究人员感到困惑。负责为凯利兄弟的基因组进行排序的马森认为,微重力可能诱使斯科特基因表达信号中出现某些分子变化,这些信号的“开关转换”会指引基因行为。当人类经历睡眠、压力以及饮食变化后,通常会出现类似改变。马森表示,出乎意料的是,多少类似变化能被记录下来。马森及其团队目前正对比斯科特的RNA排序数据,目标是发现“太空基因”存在的证据。研究人员认为,只有人类进入微重力环境下,这种DNA才会被激活。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辐射细胞遗传学家苏珊·贝利(Susan Bailey)正在研究凯利兄弟的端粒,也就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可以确保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正确复制。贝利认为,长期暴露在辐射、微重力以及其他太空相关压力下,可能会导致斯科特的端粒变短。在地球上,端粒会随着人体衰老而损失,在压力增加时加速损失。而在太空中,人体受到压力更大。没有重力牵引,骨密度会下降,视力下降。当体液上浮时,人的大脑会有阻塞感觉。贝利还人为,太空飞行会让斯科特的端粒在压力条件下萎缩。
然而,这些现象都没有发生。相反,斯科特的端粒有增长趋势。在返回地球短短几个月后,他的端粒长度又重新回到前往太空前的状态。贝利说:“这是真的吗?我认为,这可能是你脑海中首先产生的疑问。”贝利不清楚斯科特的端粒为何违反了逻辑。对其他10名美国宇航局宇航员进行测试显示,他们的端粒也有所加长。或许在某些细胞中的短端粒,对太空环境非常敏感。人类进入太空后,它们就会消失,而更长的端粒则会保留下来。或许微重力导致端粒酶活跃起来,加入更多核苷酸,促使端粒延长。贝利表示,这些说法都存在争议。通过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端粒的长度可以维持,比如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但是延长人类身上的端粒从来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
更长端粒也是长寿的标志。贝利表示:“你可能首先会想,这是好事儿啊,我们可以更加长寿。但硬币总有正反面,端粒延长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因为恶性肿瘤首先要做的就是让端粒边长,并维持端粒长度,以便于延长他们的生命。”
对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遗传学家安迪·范伯格(Andy Feinberg)带领的团队来说,他们对凯利兄弟DNA甲基化进行研究也获得了神秘发现。DNA甲基化实际上就是细胞控制基因表达的机制。在斯科特前往太空前,凯利兄弟的DNA甲基化都很正常,且十分相似。但当斯科特进入太空后,他的DNA甲基化平均水平就开始下降,马克的反而在上升。但在太空任务结束后,他们的DNA甲基化水平都回到常态。范伯格本人也曾申请过宇航员,但他不清楚DNA甲基化变化的影响,包括摄取营养、暴露于辐射或中毒等因素,都可能影响DNA甲基化,但底线是特定基因处于正确水平,无论是你的眼球或肠道细胞。
马森、贝利以及范伯格都谨慎地指出,他们的研究不合适推向普通大众,也无法完全解释清楚,毕竟有太多影响因素。范伯格说:“你怎么知道在太空、微重力环境或被关在盒子里1年会改变睡眠模式?”尽管如此,这项研究还是首次发现了在普通实验室中无法发现的特殊之处。举个例子来说,运送取样设备成本非常昂贵,因为每向国际空间站运送1千克的货物,都可能需要数万美元。在空间站中,除了斯科特及其同伴,没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血液分析。研究人员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大量抽取斯科特的血液,让他在无法坐下的环境中处于眩晕状态。
2015年6月份,美国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起飞后爆炸,摧毁了大量补给品,包括马森和范伯格的设备。但这些研究人员拥有特权:当联盟号飞船将样本带回地球后,会被立刻送上政府的飞机,从哈萨克斯坦运到休斯顿,中间无需停留。范伯格说:“我们从太空中获得血液的速度,比美国任何地方都快。”
无论是美国宇航局进行的研究还是监督宇航员的健康状态,科学家们必须了解人体对长期太空飞行的反应,然后才能支持人类前往
火星
。如果科学家找出引发表观遗传改变的原因,或许就可以阻止或逆转它们。范伯格说:“如果要将马克·沃特尼(Mark Watney)放逐到火星上,他可能需要种些新的东西吃,或感染些某些可能杀死他的东西。”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