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12米地基光学红外望远镜入选”十三五“规划,空间天文望远镜还远吗?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204
0
2017-5-29 11:17:26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表示,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已经遴选入“十三五”规划中,现在进入正式立项阶段,项目团队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建议书评估、可行性评估、初步设计评估等,最终有望在2018年立项通过。
12米望远镜的特色在于不仅仅有大口径精细观测的能力,还有大视场巡天(一次观测很多天体目标)的能力,和国外30米口径的望远镜是互补的。
目前欧洲计划建造的光学望远镜直径达39米,美国计划建造的两个分别是30米和22米的,从口径上说中国排在第四位。“但是我们有大视场,欧美计划中的这些大口径望远镜都没有大视场普查功能。中国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因为具有大视场观测能力,在科学上可以和欧美国家的下一代望远镜形成互补。将为暗能量本质、引力波源光学认证和研究、
太阳
系外类地行星探测、超大质量黑洞和第一代恒星、以及早期高红移宇宙等21世纪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功能强大的观测平台,崔向群认为,随着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提升,科技实力的高速发展,中国在一些科学基础设施领域已经从 “跟跑者”进入到“并行者”、甚至一些方面成为“领跑者”,在国际科学前沿占领制高点,比如天文大科学装置“大天区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等。“目前我们提出的中国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建成后是一架科学上可占领国际天文研究前沿高地,技术方案上有中国创新和特色并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根据介绍,当今世界天文学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一个是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探测在
地球
之外的其他行星上有没有生命体存在。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能更有效地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了解。
我们知道,地球大气对电磁波有严重的吸收,我们在地面上只能进行射电、可见光和部分红外波段的观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大气外进行观测已成可能,所以就有了可以在大气层外观测的空间望远镜(Spacetelescope)。空间观测设备与地面观测设备相比,有极大的优势:以光学望远镜为例,望远镜可以接收到宽得多的波段,短波甚至可以延伸到100纳米。没有大气扰动后,分辨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空间没有重力,仪器就不会因为自重而变形。现已发射和将发射的空间天文望远镜主要有:
1.红外天文卫星IRAS
红外天文卫星IRAS,是红外天文观测的开山之作,其他的天文观测系统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主要的科学任务是对12μm、25μm、60μm和100μm的红外星体进行观测。
IRAS由美国(NASA)、英国(SERC)及荷兰(NIVR)共同研制,并于1983年1月发射升空,它是第一颗用于天文观测的红外卫星。IRAS在900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工作了10个月,其任务是在8~120μm谱段范围内观测整个太空。IRAS扫描了96%以上的天空,探测到大约50万个红外源,并第一次揭示了银河系核的特征。
2.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的名字命名,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在地球轨道的望远镜,通光口径2.4m的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用于从紫外到近红外(115—1010nm)探测宇宙目标,配备有光谱仪及高速光度计等多种附属设备,由高增益天线通过中继卫星与地面联系,1997年维修之后具备了近红外观测能力。
3.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以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的名字命名,1991年4月5日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工作在伽玛射线波段,也能扩展到硬X射线波段。因陀螺仪损坏,2000年6月4日在人工引导下毁入太平洋。
4.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以美籍印度裔天体物理家钱德拉塞卡的名字命名。,1999年7月23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工作在软X射线波段。
5.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为了纪念天体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2003年8月25日由德尔塔Ⅱ型火箭发射升空,工作在红外波段。
6.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
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以意大利科学家恩里科·费米的名字命名,2008年6月11日由德尔塔Ⅱ型火箭发射升空,运行于近地低空轨道,隶属于美国宇航局、美国能源部和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及瑞典等国。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能够探测到宇宙中最强大的射线。超大质量黑洞、中子星碰撞以及超新星爆炸都可能发出超强能量辐射。因此,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黑洞和暗物质。
7.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以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名字命名,2009年3月6日由德尔塔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尾随地球的太阳轨道上,开普勒望远镜采用“凌星”的方法对系外行星进行观测。“凌星”是指在观测者看来,行星从中央恒星前面经过的现象(类似于地球上的金星凌日和
水星
凌日)。当系外行星经过中央恒星前面的时候,会短暂遮挡一些光线,导致星光看起来变暗,开普勒望远镜基于这点来判断出行星的体积。
“开普勒”望远镜观测的目标区域位于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和天琴座一带,因为这个方向上的观测较少受太阳等天体影响,有利于持续观测。此外,这一区域内也存在较多的恒星及附属行星。
2013年5月15日,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由于反应轮故障,无法设定望远镜方向,因此被迫停止其搜寻系外行星任务。2013年8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无法修复,正式结束其主要科学任务。
8.盖亚空间望远镜
盖亚空间望远镜,2013年12月19日由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往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该点是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平衡点之一,在太阳与地球连线外侧,由于背对太阳受干扰较少,适合安放太空望远镜等空间探测设备。盖亚空间望远镜将观测银河系中约10亿颗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绘制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三维地图,并帮助解答有关银河系起源和演化的问题。
9.瞳卫星(ASTRO-H X射线望远镜)
ASTRO-H X射线望远镜,2016年2月17号由 H-2A火箭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送入太空。ASTRO-H X射线望远镜全长14米,重2.7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美国宇航局等机构共同研发。望远镜运行在高度约580公里的环地球轨道观测黑洞和星系团等放出的X射线,探索黑洞等宇宙的未解之谜。3月26号,该卫星与地面失联。4月2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正式宣布放弃”失联”的x射线天文卫星”瞳”。
10.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美国宇航局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的名字命名,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联合研发的红外线观测用太空望远镜项目。质量为6.2吨,约为哈勃空间望远镜(11吨)的一半。主反射镜由铍制成,口径达到6.5米,面积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倍以上。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将在2018年10月发射,通过红外波段对宇宙进行观测,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宇宙的结构。
11.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ASO-S是一颗计划在2021年前后发射的太阳峰年探测卫星,它将同时观测太阳全日面矢量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三者之间的内在物理联系,揭示太阳磁场变化产生太阳剧烈爆发的因果关系,在认识太阳活动物理本质的同时,也期望为人类避免空间灾害性天气服务。由于ASO-S可能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因而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