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揭秘!长五首飞01指挥员胡旭东

回忆放手-bd
注册会员

291

主题

-6

回帖

10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0
航天 545 0 2017-5-29 11:24:36
【人物小传】 DSC0000.jpg 长征五号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  图:丛婕
胡旭东,男,汉族,安徽舒城人,中共党员,1980年11月出生,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副总工程师。曾参与发射任务40余次,担任长征五号首飞任务01指挥员。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欢呼、握手、拥抱……指挥大厅内,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大厅中部的一个身影——他就是这次里程碑式发射任务的01指挥员,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副总工程师胡旭东。
  这一刻,胡旭东摘下眼镜,双手紧紧捂住自己脸颊,泪水从缝隙中留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神箭升空惊天地,烈焰奔腾啸九天。从合练任务顺利完成到两型火箭首飞圆满成功,胡旭东和发射场的科技人员追梦深空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凉山深处,年少成名,仅用8年时间,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80”后01指挥员——
  他用自信担当铺就成才之路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五年前,伴随着一声“点火”口令,长征火箭托举着“风云二号07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指控大厅内一片欢腾。这一刻,首次作为“01”指挥员的胡旭东笑得格外开心。这个刚满30岁的年轻人,几乎让所有见到他的人都大为惊叹,竟有这么年轻的01!谁也不曾想到长着娃娃脸的他,会是发射场上展翅高飞的“领头雁”。
  2003年,第一次接触到的实际工作,面对操作面板上红红绿绿上百个按钮,师傅宋涛讲解了三四次,他还是不能完全正确操作。
  唯勤方得本领强,要想胜任本职工作一切就得从零开始。夜里,他埋头图纸堆,学规程,研原理,练操作;白天,他黏在老同志身后,不停问不停记。一位被他多次询问的技术骨干说:“说实话,问多了我也有点烦,但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劲头,确实令人感动。”不到一年,他已经记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
  2006年,中心进入高密度任务期,系统指挥员的培养迫在眉睫。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能力,让他成为不二人选。资历浅、成长周期短曾引来无数怀疑的目光,最终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在西昌那几年,胡旭东身上的传奇还有很多。他曾带领和组织系统人员排故9次,其中影响重大的3次,享受部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三类津贴……
  正是这几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进军海岛、再闯新路奠定了厚实基础。
  南海之滨,海岛砺箭,4载春夏秋冬,摸清吃透新型号大火箭测试发射流程——
  他用执着追求浇灌航天梦想
  2012年,胡旭东怀揣着对大火箭的憧憬和好奇踏上了海南这片中国航天的新沃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想起刚到站里时的情景,他感慨地说。测发发射流程全新、组织指挥模式全新、参试人员队伍全新,动力系统又是航天发射的“刀尖子”……压力和挑战如同巨石沉甸甸地落在了他的肩头。
  “撼山易、撼航天人难!”他暗下决心,必须要让这支“刀尖子”锋利起来。他白天跟踪设备安装调试,晚上带领系统骨干撰写教材,半年时间里,编写的教材、规程、预案、试题库等各类技术文件上百份、近100万字,他还带领岗位人员到火箭生产厂家跟踪学习。归队后,创新使用跑大图、画小图、桌面推演等训练方式,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不久后,20余名系统指挥员,40余名技术骨干、操作能手迅速涌现,各自挑起了大梁。
  2015年,长征五号火箭揭开神秘的面纱,准备运抵文昌发射场进行全系统合练,胡旭东被任命为此次任务的01指挥员。
  为尽快掌握各系统准备情况,他跑遍了发射场数十个建设改造项目,参与了几百台套设备安装调试。在辽阔的场区,经常能看见一辆黑色小车穿梭于技术区和发射区之间,司机小王说:“来回五公里的路,01指挥每天得跑几十趟。”
  辛苦和付出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回报。模拟发射前夕,某设备出现问题,胡旭东没有丝毫慌乱,淡定娴熟地下达了一条条处置指令,20多个小时后,成功排除了这一重大险情,在场的领导和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合练任务意义重大,是检验测发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仗。这期间,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过过一次周末,小女儿出生时,也没能赶回老家。妻子考虑他工作忙,临时来队探望,仅仅20分钟车程,他却很少回家。虽然心有亏欠,但他无怨无悔。
  “能够参与我国最大推力火箭发射任务是一辈子的荣耀,等女儿长大了,她会为我骄傲的!”胡旭东如是说。
  过程曲折,结果圆满,惊心动魄10小时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奇迹——
  他用果断坚毅书写长五传奇 DSC0001.jpg
  去年11月3日,万众瞩目的长征五号火箭进入发射日程序。
  17时30分许,测发大厅的数百名科技人员一齐把焦灼的目光投向大厅内的大屏上:由于火箭“发烧”了,无法满足起飞标准……
  经过岗位人员的紧张调试后,胡旭东下达了口令:“暂不进入-1小时程序!”
  这是一个艰难的口令。
  这个口令的下达,意味着临射倒计时暂停,发射时间待定。时间一分一秒过去。10分钟,半小时,一小时……预案先后失效。眼看问题没有解决,胡旭东紧张地攥紧了拳头。如果到了19时30分,还达不到发射要求,那么此次发射就得取消,整个计划将面临调整。
  大厅内,所有人的心也都吊着,紧紧盯着大厅中央的胡旭东。
  危急时刻,在得到任务指挥部的同意后,胡旭东当即决定派出应急抢险队员返回活动发射平台,现场手动排除故障。
  20时40分,距离最后发射时间仅余1分钟,现场再次出现突发情况,一名下级指挥员两次突然打断任务口令,令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千钧一发之际,胡旭东果断下达“中止发射”口令,首先稳住大家的军心阵脚,然后迅速指挥下级指挥员排查并定位故障,在短短数秒内及时得到妥善处置。20时43分04秒,他坚定的发出“点火”口令,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腾空而起。
  长五首飞成功后,组织推荐给胡旭东立功,可他却多次推辞:“这份荣誉绝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文昌八年披荆斩棘、寒暑铸剑的创业者,它属于西昌46载历经沧桑、走向辉煌的追梦者,更是属于全体英雄的中国航天人。” DSC0002.jpg
  来源:解放军报社装备发展部分社

网络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