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1
0
返回列表
印度宣布将启动独立载人航天探测计划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whlec
注册会员
256
主题
0
回帖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积分
195
私信
国外航天
512
0
2017-5-29 12:19:43
近日,据媒体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将启动印度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探测计划,未来还将建设印度自己的空间站。
目前,印度政府已经拨款156万美元进行技术研究,初步目标是发射2颗空间飞行器在太空对接,中远期目标是发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对在轨运行的卫星、飞船进行燃料补给,以及建设空间站。那么,目前印度是否具备发展载人航天项目呢?
载人航天曾有分歧
独立以来,印度一直将太空技术视为“大国崛起”的重要依托,对外可以提升国家荣誉和影响力,对内可以增强国家综合技术实力,并引领经济发展。
通过符合国情特点的“先卫星,后火箭,先空间探测,再载人航天”的独特发展道路,充分吸收外国资金与技术,经过50年的快速发展,印度已经成为世界少有的航天大国,尤其是2013年11月成功将曼加里安
火星
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印度又希望通过载人航天项目完成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华丽转变,彰显印度的“大国风采”。
2006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公布了载人航天发展路线图,准备利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用自主设计的航天器将2名印度航天员送入太空,并进行2~7天的在轨飞行。其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用于攻克关键技术,第二个五年计划用于工程研制。如今,10年已过,其载人航天计划进展仍然缓慢。
这其中,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政府内部出现的不同声音。例如,印度维克拉姆·萨拉巴伊航天中心主管Somanath之前就质疑开展载人航天的真正需求,是为了威望,还是存在需求?如果印度政府认可其中的需求,将会为ISRO提供开展载人航天项目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过高的费用也是印度部分政府人士反对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原因。
因此,中途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计划一直断断续续持续了多年,直到最近才又开始提上日程。
已具备多项载人技术
从各国成功经验来看,在载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印度航天员的培训一直以国际合作为主,经由苏联培训的第一 位航天员沙马早在1984年就搭乘苏联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入到礼炮号轨道空间站上实习过8天。而经由美国培训的航天员超拉则在2003年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一起,在返回
地球
途中遇难。
因此,为了在航天员培训方面不受制于人,印度军方与俄罗斯合作,于2012年在班加罗尔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选拔、训练之外还兼顾医学监督和医务保障,印度空军也改装了大型运输机用于航天员的失重训练。由此看来,印度培养航天员并不是难事。
另外,2007年印度还成功将1颗重550公斤的“太空舱回收实验卫星”送入地球低轨道,并在轨道飞行12天后按照预定方式成功收回。验证了太空舱热防护、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减速、海上漂浮系统以及回收等多项关键技术。
2014年底,印度又利用国产运载火箭将重达3吨的无人返回舱送入亚轨道,并成功在海上收回,发射试验的成功,证明了印度已经十分接近拥有载人航天的能力。
但是,在上述技术进步的同时,印度目前存在的最大短板就是运载火箭。由于奉行“先卫星,后火箭”的发展路线,印度的运载火箭技术相对落后,运载能力与可靠性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俄罗斯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后,印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制本国的低温上面级运载系统,在逐年加大投入后取得突破。2014年12月18日,印度首次成功将最新研制的GSLV-3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种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10吨,但本国自产的低温上面级火箭发动机可靠性仍然成疑,发射成功率不足70%,如果用来发射卫星勉强及格,但发射载人飞船就有点“赌命”的意味。
未来数年或难有突破
载人航天之难,难在既要高屋建瓴又必须万无一失,就算航天技术发达的美国和苏联,曾经在载人航天上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用以保证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但仍收获了很多血的教训。
印度在航天领域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短时间仍然难以改变基础工业薄弱和综合科技实力不强的局面,这就决定了印度在航天领域的投入程度。
从最近10年印度政府支出的航天预算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在了运载火箭的研制和改进及人造卫星、深空探测器的发展上。而在载人航天领域,印度每年的投入只有几百万美元,这就导致了虽然技术看起来获得了突破,但由于缺乏有效验证和考核,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都不高,拿出来展示可以,但真正投入工程应用就缺乏底气。
因此,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印度载人航天仍将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
(本文来源:环球网)
网络转载
点赞
1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月球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