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空间站
天宫二号上的太空蚕宝宝已吐丝结茧!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中国航天
336
0
2016-11-11 00:06:43
<P align=center>
</P><p>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丽 实习生 汪璟璟) 正在太空遨游的天宫二号上,搭载的6只“秋丰白玉”蚕宝宝备受关注。</P><p>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从蚕的提供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获悉,6只蚕宝宝中有5只已在太空吐丝结茧,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实验目的。待飞船返回
地球
后,科研团队将观察这些“太空蚕”吐丝的行为是否有变化,研究这些变化能否改进家蚕养殖技术。</P><p> 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这6只蚕宝宝是从4000只蚕中筛选出来的。</P><p> <strong>进展 5只蚕已经吐丝 返回后观察变化</STRONG></P><p> 《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到,农大植保学院的张龙教授是一位昆虫学家,6只蚕宝宝就是由他的团队培养出来送上太空的。他介绍,此次太空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观察蚕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是否能够吐丝,以及吐丝行为是否与重力有关。</P><p> 日前,央视播出了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养蚕的画面,当时6只蚕宝宝还未吐丝。张龙告诉记者,现在其中5只蚕已经吐丝结茧,“生活得很好”。由于航天员任务较多,张龙还没有收到蚕吐丝结茧后的情况报告。“我们会等蚕从太空回来后,看看它吐丝行为是否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与重力有关。研究这些变化能否改进家蚕养殖技术。”</P><p> <strong></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被送上太空的6只“秋丰白玉”蚕宝宝供图/张龙</P></STRONG><p> <strong>揭秘 4000蚕里挑6只 专门设计饲养盒</STRONG></P><p> 张龙介绍,在太空养蚕的设想是由香港中学生提出来的,他的研究团队负责提供蚕。得知要把蚕宝宝送上太空,张龙的团队做了很多准备。首先是从4批、9种共约4000只蚕中筛选,最后挑出了6只“秋丰白玉”品种的蚕。</P><p> 他提到,“秋丰白玉”是我国自己培育的新蚕种,也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该品种的蚕比较健壮,病害也比较容易控制,能够经受住严苛环境。”张龙说,他们还为蚕的生存操作标准、控制病害、饲料配置等做了大量工作,“最大困难就是控制病害,不能把对人有害的病菌带上太空。”</P><p> 此外,蚕在太空的饲养条件要求也很高,“专门设计了一个有防震功能的饲养盒,保证在飞船发射、返回过程中,蚕不会受到严重冲击。”张龙说,饲养盒的两端有瓶盖式设计可以开启,航天员定期从这里投喂人工配置的饲料,蚕可以自己取食,蚕的粪便也要从这个开口清理。</P><p> 在失重环境下,即便有饲养盒这个“迷你太空舱”保护,蚕也会在里面到处漂浮,容易“晕头转向”找不到食物。为此,研究团队在饲养盒内壁上铺了一种特殊的布,能够固定住蚕宝宝。</P><p> <strong>背景 受香港邀请 参与负责实施并做顾问</STRONG></P><p> 张龙表示,由于此次蚕宝宝太空搭载试验的设计构想是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之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给他发出邀请函,考虑到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他在昆虫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就,故特邀其参与并指导本实验中的家蚕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张龙被特邀作为蚕宝宝太空搭载试验项目实施的科技顾问。</P><p> 张龙教授团队受委托展开适龄蚕的培育、饲养、筛选及配套新饲料的研制,克服重重困难,以高质量的水准完成了新品种“秋丰白玉”的培育,经过了反复的严谨实验,确认满足蚕虫太空实验的要求。</P><p> <p align="center">
</p></P><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