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航天技术已悄然走进你我生活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334
0
2016-11-22 21:56:27
<p align="center">
</p><p>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顶部的整流罩。 新华社发</p><p> 国务院日前批复,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为什么选4月24日?46年前,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
地球
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p><p> 提到航天,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都是金盔银甲的飞船、浩瀚而神秘的宇宙。但事实上,航天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里无处不在。它给你指路,让城市环境有序,它看上去那么远,但其实是那么近。</p><p> <strong>●东方红一号</strong></p><p> <strong>听得见</strong></p><p> 让我们伴随着《东方红》的乐曲,重温46年前新华社向世界播发的一份电文——“新华社四月二十五日讯: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四百三十九公里,最远点二千三百八十四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六十八点五度。绕地球一周一百一十四分钟。卫星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二0.00九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p><p> 测控站将接收到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传回的音乐信号录制成磁带,专机送往北京,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当年在发射东方红一号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量站任技师的侯同来说:“我专门跑到主机房去听卫星播送的《东方红》,觉着特自豪!”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p><p>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它的呼叫信号是滴滴答答的电报码,遥测信号是间断的。</p><p> <strong>看得见</strong></p><p> <strong>它飞得那么遥远,肉眼能看见么?</strong></p><p> 东方红一号的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尽管72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卫星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直径只有1米,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聪明的中国人自有办法!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专家们想出了“借箭显星”的妙招。</p><p> 长征一号第三级火箭跟卫星一起入轨,如果能找到火箭,就能找到东方红一号了。专家们做了一条聚酰亚胺绸“围裙”,把第三级火箭包起来,表面镀上铝。火箭随卫星入轨后,“围裙”撑开直径达4米。阳光照射下,亮度接近可观察的二等星。</p><p> 1970年4月25日晚8点29分,卫星飞经北京上空。大地沸腾了!在全国各地,人们激动地仰望着太空,仔细寻找着那颗中国星。许多4月24日这天出生的婴儿,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个名字——“卫星”。</p><p> 当时,我国对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p><p> <strong>●航天与生活</strong></p><p> <strong>卫星导航</strong></p><p> 我国北斗卫星是继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底,航天五院圆满完成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将它广泛应用于了智能交通、减灾、应急响应和控制、国家安全、精确授时等多个领域。</p><p> 目前,北斗卫星已进入第二代系统研制工作,预计“十三五”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要研制发射4颗北斗二号区域组网备份星。记者了解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北斗二号全球组网系统,形成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p><p> 北斗车载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车辆使用情况实时全程监控,实现车辆、人员定位监控管理,驾驶员身份识别及安全管理,智能调度及辅助决策,图像视频监控及语音通信,信息发布,统计报表等功能。监控系统采用北斗GPS双模导航定位技术,能够为用户实现车辆规范管理、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政支出、减少事故,提高车辆及人员安全性。适用于军用车辆、公务车、警务车、公交车、物流货车、出租车等。</p><p> <strong>港澳通行证</strong></p><p> 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自2014年9月15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全面启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而这张电子证和中国航天有密切的关系。</p><p> 大陆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的人员剧增,纸质往来港澳通行证已不再便于签发和通关。为此,航天人组建了一支核心研发团队,包括信息安全硬件设计、打印技术等相关各领域的资深工程师进行封闭开发。</p><p> 据该项目负责人马振洲介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制证系统拥有许多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系统创新性地集成了信息安全、射频识别等领域的多项先进技术,使得新版通行证的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制证设备使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独立使用一个高性能中央处理器进行逻辑控制,增加了制证设备的灵活性和扩充性,单联机、多联机可以任意搭配组合,遇到紧急情况时,处理起来将更加便捷。</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