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我国首家商业火箭公司在武汉诞生 将成湖北经济新动能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418
0
2016-11-22 21:56:33
<p align="center">
</p><p> 图为:三江集团研制的快舟火箭。(视界网 孟瑞 摄)</p><p> 湖北日报讯 距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46年后,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商用时代”。</p><p> 昨从在汉央企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获悉,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公司”)已于2月16日在武汉注册成立。据悉,这是我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p><p> “起初,工商部门对公司经营范围有异议,因为从来没有企业以‘火箭发射’为经营范围,后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可后才准予注册。”火箭公司总经理胡晓涛介绍,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商业航天发射服务,未来业务范围还将拓展到卫星应用、飞船发射、深空探测等领域。</p><p> 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卫星、飞船等空间飞行器,是一种“运输”工具。目前,国内仅有包括三江集团在内的3家单位拥有火箭研制和发射能力。与火箭发射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风险相比,卫星的研制则相对开放,国内不少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都具备研制能力。</p><p> 2007年,三江集团布局火箭研发,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星箭一体化设计理念。2013年、2014年,该集团打造了我国首型具有快速响应、快速进入空间能力的固体运载火箭“快舟一号”、“快舟二号”,较好实现了成本控制,可提供更加优质、经济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p><p> 随着火箭发射成本降低(相当于“运费”降低),卫星“上天”也更加容易,卫星应用的成本随之降低。</p><p> “火箭公司首次发射争取年内完成。”胡晓涛透露,目前正与10余家客户洽谈,力争签单。另外,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计划于2017年发射,并实现商业化应用。</p><p> “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去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介绍,“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7美元至14美元的回报,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76%为商业航天的产出。由此推算,全球航天产业带动产生了数万亿美元的收入”。</p><p> 据悉,我省已将航天产业确定为“十三五”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三江集团副总经理伍晓峰表示,火箭公司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首家入驻企业,未来将带动测运控、地面系统、空间信息应用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力争将湖北打造成中国航天第三极。</p><p> <strong>三问“商业航天”</strong></p><p> 商业航天、火箭发射、卫星应用……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连日来,记者走访在鄂航天企业、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大家对航天商用时代的到来,信心满满。</p><p> 商业航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航天产业如何为湖北经济提供新动能?又如何助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p><p> <strong>如何改变百姓生活</strong></p><p> <strong>“天基”物联,手机随时卫星上网</strong></p><p> “除人们熟知的GPS导航和定位功能外,未来的商业遥感卫星还能提供全球实时影像。”18日,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向记者解释,比如你从东湖开车出去,想知道中南路堵不堵车,可以通过用户端直接获取中南路的实时影像,路上有几辆车、哪些车在超车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个基于‘天基’物联网的项目,将彻底改变当前的上网模式,可以在互联网无法覆盖的海洋、岛屿、沙漠等地轻松上网。”</p><p> 李院士介绍,目前互联网主要依靠蜂窝移动网络或wifi等传输信号,没有基站就接收不到网络信号。“天基”物联网由60—80颗同时具有遥感、导航与通信功能的低轨卫星组成,能有效解决地面网络覆盖有限的问题。“这只是卫星应用的一个方面。”三江集团副总经理伍晓峰介绍,火箭发射进入商业时代后,市场、技术、人才资源的聚集,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未来,将有更多的商业卫星发射上天,届时卫星应用将会更广泛影响人们的生活。</p><p> 伍晓峰举例说,集装箱里的牛肉,从美国海运到中国,如果中途空调坏了,牛肉就要坏掉。未来,依靠“互联网+航天”,借助卫星组成物联网,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每小时报一次集装箱温度,一旦温度不对,可随时检修。</p><p> 李院士则表示,现在我国的卫星是“一星单用”,未来要实现“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智能服务。</p><p> “商业航天就是要揭开航天的神秘面纱,让航天深入人心。”火箭公司总经理胡晓涛说,未来,众筹火箭发射和近地轨道观看
地球
等商业活动,都是可能实现的。参与者可以到现场观摩火箭发射,到星箭测试现场参观,了解研发制造过程,甚至可以飞出大气层,从太空远眺地球。</p><p> <strong>如何成为湖北经济新动能</strong></p><p> <strong>千亿航天产业群,中国航天第三极</strong></p><p> “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航天城,湖北有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航天第三极。”伍晓峰展开“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规划图,告诉记者,去年12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今年2月,省政府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实施方案,获准立项,正等待批复。</p><p> “十三五”期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将迎来快速扩张的“黄金期”。我省将航天产业确定为“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p><p> 去年,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湖北建设国家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完善航天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产业,打造航天高新技术配套集群。“武汉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未来可容纳600家至1000家相关企业入驻,营业总收入预计将达600亿至1000亿元。”中国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提出,园区不仅从事火箭、卫星的制造,更主要是从事地面设备、地面应用,未来将打造成为商业航天产业新城。</p><p> 我省商业航天优势明显:拥有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42所、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等航天领域的“国家队”;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实力强大的地理信息专业和遥感专业,等等。</p><p> 据介绍,我省航天产业基地将主要发展七大产业集群,并在武汉市新洲区、东湖高新区和东西湖区同步建设。目前,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注册成立并启动研发,航天三江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方案已获批。预计项目将在2030年前后全部建成,实现年收入1200亿元。</p><p> <strong>如何追赶世界脚步</strong></p><p> <strong>互联网巨头向火箭公司伸出“橄榄枝”</strong></p><p> 本月初,美国知名空间技术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海上回收第一级火箭,并准备重复使用这一回收火箭。这意味着,火箭发射的成本将大幅降低。</p><p> 然而,回收火箭难度极大。SpaceX曾打过比方:在陆地平台回收,如同扔一支铅笔飞过帝国大厦楼顶,让其在暴风雨中返回落在一个鞋盒上;而海上回收,就如同让铅笔飞过帝国大厦楼顶后,精准落在一块漂浮的橡皮上,而且不能倒。</p><p> 包括美国在内,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新兴商业航天企业由此快速崛起。“航天产业蕴含巨大商业价值,全球航天产业每年带动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收入。”三江集团副总经理伍晓峰说,和其他领域相比,中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的差距是最小的,三江航天研发火箭发射起步于2007年,与美国商业航天发展几乎同步。“发展商业航天,要实现技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创新。”胡晓涛表示,与政府主导的航天技术不同,商业航天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而是要以市场为主导,追求经济效益,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并有相应的回报。</p><p> 目前,已有互联网巨头向三江集团火箭公司伸出了“橄榄枝”。</p><p> 腾讯的马化腾是一位太空迷,很早就设立了腾讯太空频道。百度的李彦宏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就建议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火箭、卫星等的研制、生产和发射业务,加快航天事业对民营企业开放。而马云也正在与各方积极接洽,收购相关企业,以期进入航天领域。</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