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布局“卫星+” 走出振兴新道路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467
0
2016-11-22 22:00:43
<p> 2015年10月7日,“吉林一号”组星发射升空,2700万吉林人民为之欢呼沸腾。半年多过去了,卫星研发工作有哪些新成果?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有哪些新计划?我省航天信息产业宏图如何布局?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长春新区的吉星大厦,寻找答案。</p><p> <strong>2030年实现138颗卫星在轨</strong></p><p> 去年,“吉林一号”完成了一箭四星的发射,即一颗主星、一颗灵巧成像验证星、两颗灵巧成像视频星,四颗卫星通过在线及离线方式提供遥感数据和各级产品。“‘吉林一号’组星的成功发射只是开始,让航天信息造福天下才是梦想的终点!”长光卫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宣明自豪地说。</p><p> 据宣明介绍,“吉林一号”将多星组网运行,2016年长光卫星公司将发射10颗卫星,完成首次组网,到2020年,在轨卫星数量将达到60颗。“在2030年前后,我们将实现138颗卫星在轨运行,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和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宣明说,到那时候,长光卫星公司将能提供全球最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航天信息产品。</p><p> <strong>航天信息产业平台强势崛起</strong></p><p> 如果说“吉林一号”卫星打响了卫星商业化的第一枪,那么,今年4月29日开工建设的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则构建了我省航天信息产业的核心平台。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年产15颗卫星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产值40亿元,并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及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服务平台。</p><p> “随着‘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省内一批围绕卫星信息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长春长光宇航复合材料公司就是其中一家。”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短短一年时间,“长光宇航”就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颇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p><p> “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建成后,还将带动全省光学制造、机械制造、光电传感、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新的‘千亿级’航天信息产业集群。”贾宏光说。</p><p> <strong>汇聚2000创客共谋发展</strong></p><p> 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了“大众开发”的航天信息产业发展思路。</p><p> 宣明表示,在“互联网+”理念下,他们要做的是搭建航天信息服务平台。</p><p> 据了解,由省政府、市政府及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吉林省航天信息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依托我省先进的遥感信息资源及航天创投资金,我们正在努力将‘吉星大厦’打造成为信息产品开发基地,并计划引入2000名创客共同发展航天信息产业。”贾宏光说。</p><p> 在谋划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之际,长春新区布局“卫星+”,标志着吉林正在向航天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继一汽、长影之后,卫星或将成为吉林的又一张金色名片,吉林进军航天产业大旗迎风招展,“卫星省”的蓝图正徐徐展开。</p><p align="center">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