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天网监控:让轨道交通运行全程可视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航天
522
0
2016-11-22 22:11:12
<p> 本报讯 我国轨道交通运维体系有望获得突破。近日,“基于空天车地信息协同的轨道交通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技术”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专项支持。在可预期的将来,空天车地一体化监控网络将助力地面轨道交通建立新的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体系。</p><p> 这一项目由北航长鹰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国内13家科研相关单位采用产学研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参与,项目执行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北航长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先彬说,这一项目创新性地尝试采用“天网监控”的技术思路,引入临近空间飞艇、专用无人机等先进装备体系,力图建立一套轨道交通一体化安全监测、评估、预测及预警技术体系,在可视的基础上达到可控的目的。</p><p> 高效运营与安全保障是轨道交通永恒的主题,但长期以来我国轨道交通的高效安全运行面临着多重的压力。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轨道交通疏、密、重并存,路网沿线桥隧比例高,高效运营与安全保障的技术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未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大战略背景下,我国还将高速发展铁路运输,重点扩大中西部路网的覆盖,促进沿边地区开发。</p><p> 根据2016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时期我国将建设“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远期路网规模预计将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这无疑使得全路网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综合保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p><p> 然而,与高速发展的路网相比,我国目前的铁路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技术却手段相对单一,区域割裂独立,功能残缺有限,尚未构成全方位、功能齐全的监测体系,难以实现轨道交通的大范围监测和全局态势共享,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就是,缺乏运营与安全保障综合决策支持能力,应对区域内失效的设备、恶劣的气象甚至严重地质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带来巨大的运行安全隐患。</p><p> 此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基于空天车地信息协同的轨道交通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技术”项目正是力图通过新技术的突破,来提升铁路大范围、全覆盖、全息化的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以改变这一现实困境。作为项目负责人,曹先彬多年从事交通运行监视与天空地一体化网络研究,他表示,该项目借助航空航天领域近年的成果,将针对轨道交通系统大范围广域立体监测、多尺度监测信息深度融合等迫切需求,通过组建天临空地车一体化的专用网络系统,有效整合网络系统中空间和地面两个部分,将原本分散的感知监测能力连接成一体化的专用网络,从而实现对轨道交通广域线路、基础设施、在途列车群等状态的立体信息获取、可信传输与精准运管,做到看得全、传得好、判得准。</p><p> 曹先彬还提到,项目研发团队有信心在轨道交通与航空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基础理论方面取得原创成果,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如解决天临空地车专用网络中高速节点间的高可靠通信难题和轨道交通系统状态信息立体全方位实时获取、融合与处理技术难题,设计、改装专用滞空平台及专用网络接入和传输核心装备,构建轨道交通专用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等,可望有所突破,从而使我国在复杂条件下轨道交通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的研究整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一些关键点处于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说,这一项目的应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试验平台未来将可广泛应用于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的高效、可靠、安全运营,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p><p align="center">
</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