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卫星及应用产业市场价值千亿、万亿 我们能挖多少?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221
0
2017-3-22 16:53:48
<p> 卫星及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为2030亿美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球经济平均增速(2.6%)。其中,卫星应用收入占60%以上,卫星制造及发射收入占1%。</p><p> 多年来,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从全球在轨卫星数量来看,我国已位居全球第二位。</p><p> 那么,在这个千亿、万亿市场的大盘子中,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的体量占据多少?存在哪些发展短板?未来发展又将瞄准哪些方向?</p><p> 本文节选自《中国工程科学》2016年04 期《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作者为栾恩杰、王崑声、袁建华、胡良元、蒲洪波、李涛、王红、包彦明、常青、崔剑,分别来自于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二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p><p> <strong>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现状</strong></p><p> 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总体规模已超千亿元,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2013年,卫星通信产业规模约在200~300亿元之间,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规模达1040亿元,卫星遥感产业规模较小,但融合了导航和遥感的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近2600亿元。</p><p align="center">
</p><p> ▶ 卫星通信:正在成长</p><p>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星通信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就卫星通信产业链而言,处于下游的运营服务经济规模相对较大,而地面设备制造企业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具备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并不多见。此外,我国卫星电视直播应用与产业化市场仍有待开拓、宽带多媒体卫星尚待发展、移动卫星通信应用需求迫切。</p><p> 2014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达到了1213亿美元,商业卫星通信规模达到1009亿美元,其中卫星电视直播市场规模就达到了950亿美元,固定卫星通信规模达到171亿美元,移动卫星通信规模达到33亿美元。</p><p> 我国卫星通信先后历经了东方红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卫星平台,已经形成了涉及固定、中继和直播,覆盖S、C、Ku、Ka频段的通信卫星系列,涵盖从小型到超大型各个通信卫星等级。</p><p> 我国卫星通信业务主要类型是固定通信、广播业务和地面设备制造。</p><p align="center">
</p><p> ▶ 卫星导航:多而不强</p><p> 现阶段我国涉足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数量超过10000家,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万人,但微小企业仍是主体。国产品牌主要凭借低价竞争占有消费类终端市场,上游核心技术缺失导致我国企业获得的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整体处于成长期。</p><p> 欧洲全球导航卫星局(GSA)的评估显示,定位、导航及授时(PNT)市场收入在2014年已达到913亿美元。其中,基于GNSS的智能手机、个人导航终端、航空、精准农业、搜救终端等已成为GNSS的核心应用领域。</p><p align="center">
</p><p> 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及周边地区提供运行服务,预计2020年前完成全球组网。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形态和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p><p> ▶ 卫星遥感:公益为主</p><p> 我国卫星遥感应用以社会公益需求为主,覆盖范围包括气象、海洋、测绘、防灾减灾等领域。</p><p> 2014年,全球商业遥感数据和增值产品产值达到23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51亿美元。</p><p>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工程的实施,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高分一号、二号、八号、九号、四号、三号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打破了高分市场长期被国外占据的被动局面。此外,吉林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2016年,我国还首次发射了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并将于2022年左右组建我国首个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p><p> <strong>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短板</strong></p><p> 第一,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对经济社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战略带动价值。</p><p> 第二,产业政策尚不健全。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存在管理体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p><p> 第三,市场竞争环境激烈。面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国外成熟的商业遥感服务、商业航天公司等方面的竞争。</p><p> 第四,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卫星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急需领域尚处空白。</p><p> <strong>“十三五”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趋势</strong></p><p> 根据欧洲咨询公司20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2024年全球将制造发射1400颗卫星,在卫星制造和发射上将会产生2550亿美元收入。其中,政府部门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40家商业航天公司预计也将在10年间制造发射550颗卫星。</p><p> 在这个大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将呈现哪些发展趋势?</p><p> ▶ 卫星通信</p><p> 卫星电视直播应用成为产业发展重点,我国约有1.7亿户家庭卫星电视直播的市场需求,是卫星通信最有潜力的市场。宽带多媒体卫星及其应用将得到发展,我国将自主研制静止轨道Ka频段卫星,卫星宽带接入在未来10年将稳步增长。卫星移动通信广播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潜在用户数量达到1300万,公众用户产品年市场容量为110亿元,通信服务市场营业收入年增长率可到10~15%。</p><p> ▶ 卫星导航</p><p> 北斗生态产业链将继续建设完善,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用户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随着推动北斗进入国际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标准化组织步伐加快,北斗系统将实现与其他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完全兼容,充分与世界接轨。</p><p> ▶ 卫星遥感</p><p> 社会各领域对于遥感的需求推动着遥感应用走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遥感应用将逐步深入大众生活。同时,数据源分辨率向高空间、高时间、高光谱方向发展,遥感应用需求不断往广度与深度方向发展,卫星遥感在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城乡规划、资源勘探、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大为深化,基于遥感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和增值服务也将得到发展。</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