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邓中翰受聘中国火箭院顾问中国航天将与人工智能携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航天
485
0
2017-4-14 11:25:46
<p> 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人工智能宇宙飞船能像人类一样自行做决定,而这一设想已不太遥远。</p><p> 在欧美,人工智能宇宙飞船已在研发中,中国也加快了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部署。</p><p> 4月5日,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收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聘书,成为该院科技委聘请的第10位顾问。</p><p> 火箭研究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曾研制出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太空,孵化出长征系列火箭。</p><p> 如今,火箭院希望借助邓中翰院士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专业建树,推动航天事业的更大突破。</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邓中翰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1999年应邀从美国硅谷回国,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组建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关村创立中星微电子公司。</p><p> 十八年来,邓中翰院士带领团队实现一系列科研突破,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开发成功国内首款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并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领域走在国际先进行列。</p><p> 如今,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两个令人兴奋的黑科技握手,将带来哪些变革?</p><p>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邓中翰表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航天器将能够自主完成制导、导航和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对于地面测控、通信等支持系统的依赖。</p><p> 近年来,世界多国都很重视智能自主系统的研究开发,纷纷推出人造大脑计划,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深度学习、机器人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抢占未来太空的制高点,也纷纷加大了对智能自主控制技术方面的投入。</p><p> 在面向深空探测、小天体着陆、大型变结构航天器等未来航天任务中,需要用智能的方法研究自主规划、自主导航、自主控制、自主故障检测等,用智能的技术完成高速信息处理,实现智能控制协同制导等。</p><p> 邓中翰院士介绍,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为航天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低功耗以及自主可控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p><p> 未来,人工智能可否替代宇航员上天进行更复杂的探测?令人期待。</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