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给“马甲”瞬间充气 用火箭防雹增雨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394
0
2017-5-5 10:56:32
<p> 点燃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第一把火的消氢点火装置、推举长征十一号“一箭五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上的密封产品……除了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些也都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的杰作。</p><p> 如今这些“上天”的航天产品和技术不只是被仰望,通过不断将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开发出了一系列方便实用、“接地气”的民用产品,让航天技术“下凡”,助力美好生活。</p><p> <strong>保障安全:撑起百姓生活“防护伞”</strong></p><p> 交通事故、瓦斯爆炸、老人跌倒……这些生活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此,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开发出一批带有“航天基因”的保障安全的产品。</p><p> 依托固体推进剂先进技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出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能通过药剂燃烧在几十毫秒内产生大量气体,在车辆碰撞时为安全气囊瞬间充气。同时,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还在国内率先设计研发直升机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减少飞行员碰撞过程中87%的损伤风险。</p><p> 近期,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发出一款针对老年人的穿戴式跌倒防护气囊产品,它的外观和普通马甲类似,但一旦识别到穿戴者意外跌倒,产品会立即触发气囊充气,减轻或避免跌倒损伤。</p><p> 基于航天低温燃气发生器技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开发出能保护煤矿安全的瓦斯抑爆装置,它能对矿井等地的火源自动探测,快速响应,瞬间消除初始火源,从而抑制井下燃爆事故的发生。</p><p> 据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杨柱介绍,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所用的蓝光阻隔防护膜,也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将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粘接技术转化应用于民用产品的典型,通过多功能光学薄膜复合材料和特殊涂布工艺,可有效抵挡屏幕的紫外线,阻隔屏幕发出的高能短波蓝光,保护人的眼睛。</p><p> <strong>打破垄断:为民族工业“争口气”</strong></p><p> 航天技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强国梦”,为民族工业的创新发展“扛起大旗”。</p><p> 飞机刹车盘是民用飞机上仅次于发动机的第二大易耗维修部件。长期以来,这一领域的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突破国外厂家设置的重重障碍,依托航天复合材料核心技术,利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研制生产了大型民用飞机碳刹车盘。相比同类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了25%左右,迫使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从原来的70多万元下降到10多万元。</p><p> 利用航天爆燃技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在国内首创生产的双金属复合管,显著提高了管道的耐腐蚀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成本低廉。</p><p> “在中海油大型海底集输管线工程项目的国际化招标中,我们的产品击败多国强劲对手,首次实现海油输送管道国产化应用,打破了国外在深海油气输送管道行业的垄断。”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航天材料公司董事长姜义自豪地说。</p><p> 铜箔作为一种传导材料,在电子产业领域广泛应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基于航天焊接和旋压技术,研制出用于铜箔生产的关键设备——2.7米阴极辊,一举打破了日本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据介绍,从2016年10月至今,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的铜箔装备已累计签订合同额近4亿元,为国产装备制造赢得了市场。</p><p> <strong>智能产品:让生活更加便捷</strong></p><p> 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越来越多基于航天技术的智能化产品,正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p><p>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暴雨洪涝、冰雹等极端天气,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开发出增雨防雹火箭系列产品,成为人工影响天气、减少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当旱灾雹灾到来,增雨防雹火箭帮人们减少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奥运会、G20峰会等多次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中立下汗马功劳。</p><p>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还探索开展智慧气象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出了可以远程控制的新型数字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p><p> 超载超速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开发的计重车联网产品,正在成为源头治超和货运监管的利器,以车载称重技术为核心,融合了卫星通信技术、3G网络通信技术,通过智能网络化车载终端,实现对载重车辆质量、偏载、速度、运行时间等关键参数的实时跟踪监控,载重违法车辆再也不能和运管人员“躲猫猫”了。</p><p>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4所(陕西电器研究所)所长罗向东表示,依托高性能智能传感器技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重点致力于智慧城市领域的智慧管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危特车辆监管等项目,并在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领域,对山体滑坡、地质状况、隧道桥梁的综合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