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罗塞塔”探彗星遇难题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263
0
2016-11-23 02:05:37
<p> 经过10年“追逐”,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12日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以便更直接地探索彗星。</p><p> 只是,经欧航局证实,着陆后的“菲莱”并未按计划牢牢固定在彗核表面,为日后取样工作设置了不少障碍。</p><p> 尽管“菲莱”前途未卜,欧航局还是为之振奋,因为它是人类首个成功着陆彗核表面并传回数据的探测器。</p><p> 【没抓牢】</p><p> “追星使者”“罗塞塔”2004年发射,耗资约10亿美元。一些媒体把“罗塞塔”的探测任务形容为“一场赌博”,耗资不少、旅程坎坷。</p><p> 今年8月6日,它终于抵达了目标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以下简称67p)。本月12日,“罗塞塔”向67p的彗核发射“菲莱”则标志着探索逐步深入。</p><p> “菲莱”没有推进器,离开“母体”“罗塞塔”后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耗时7个小时才抵达了彗核。由于从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至少需要28分钟才能抵达“罗塞塔”,“菲莱”登陆彗核的过程完全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p><p> 欧航局分管“菲莱”登陆任务的负责人斯特凡·乌拉梅茨在登陆完成几小时后告诉媒体记者:“或许今天我们不止登陆了一次,而是两次。”</p><p> 欧航局说明,按计划,“菲莱”着陆后,两个类似鱼叉的触手应该牢牢抓住彗核冰面,从而固定自身。但这一过程没有如期完成,“菲莱”可能着陆在一处较软的表面或者轻轻弹起、又落了下来。</p><p> 乌拉梅茨说:“但愿,‘菲莱’能留在(彗核)表面,让我们能继续科学探索。”</p><p> 【有担忧】</p><p> “菲莱”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台电冰箱,携带了10个科学仪器。它的预定任务之一是钻入彗核表面,取样研究彗核中的同位素和复杂碳分子。</p><p> 现阶段,“菲莱”已经传回了“大量数据”。</p><p> 但由于它的“鱼叉”没有抓住彗核表面,现在欧航局的专家正在努力想办法,确保它不会再次飘回太空。乌拉梅茨说,“菲莱”的命运现在还不明朗。</p><p> 参与“罗塞塔”项目的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菲利普·戈东担心,如果“菲莱”没有固定自身,就难以展开钻孔取样。“不过,‘菲莱’好像翻了过来,状态看似稳定。”</p><p> “菲莱”项目主管保罗·费里说,“菲莱”自带的电池只够它运转64小时。此后,它不得不依靠
太阳
能充电,每天工作1小时。</p><p> 【一大步】</p><p> 尽管前途未卜,但“菲莱”成功着陆至彗核表面并传回数据尚属人类首次。</p><p> 欧航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说:“对人类文明而言,这是一大步。我们率先完成这项任务,这将名留青史。”</p><p> 美国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学部门主管吉姆·格林表示祝贺:“敢于在彗星上着陆是多么无畏、令人兴奋且难以置信的事啊,从科学角度来讲,这是我们都想做的事。”</p><p> 欧航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迈克考格林认为,仔细研究67p将收获丰硕成果。</p><p> 法新社报道,接下来“菲莱”与“罗塞塔”将“联动”运作,探索目标彗星的化学成分、带电性能,甚至用低频无线电探究其内部组成。</p><p>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杜鹃 新华社特稿)</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