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的发射前后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航天
449
0
2016-11-23 02:54:33
<p align="center">
</p><p> 苏联1957年11月5日发行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邮票。这颗卫星的直径只有580毫米,重83.6千克。</p><p>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
地球
卫星——“卫星1号”被送到了外层空间。这是人类第一次冲破重力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探测宇宙空间。苏联的这一划时代成就当即在西方世界引发了一场“卫星地震”,尤其是在美国人当中唤起了一种强烈而复杂的感受……。</p><p> 时间回溯到23年前。1934年2月的一天,77岁高龄的俄罗斯“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会见了一个“具有非常浪漫的激情并迷恋于飞行”的年轻人。他便是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热心倡导者和总设计师的米哈伊尔·吉洪拉沃夫。老人家在询问了吉洪拉沃夫的有关情况后,为他的研究计划拟定了一批重要的研究项目。吉洪拉沃夫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研制人造地球卫星。同年,他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用火箭把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同温层和宇宙空间去。</p><p> 由于战争的影响,吉洪拉沃夫没能实施他的研究计划。“二战”结束后,他着手探究发展人造卫星的可能性。但是,他的研究和设想遭到了许多人(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嘲笑,他本人也被视为“怪人”。1948年6月的一天,一位将军几经他请求看了他的论文之后对他说:“我们不能用你的报告,因为没有人能读懂其中的内容,人们会埋怨我关心我们没必要关心的事情的。”当天晚上,另一位军官在听吉洪拉沃夫宣读完他的这篇论文后,转身向将军问道:“学院是不是没什么事可干而决定转向幻想领域了?”</p><p> 所幸,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也在场,这位著名的火箭专家力挺吉洪拉沃夫,终于说服了将军。过后不久,科罗廖夫和吉洪拉沃夫共同草拟了一份文件,名为“人造地球卫星研究”,吉洪拉沃夫终于得以按照他的设想开展工作,并且很快就取得了一些进展。</p><p> 谁能想到,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科学界仍有人对人造卫星的研究持反对态度。在一次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组织的科学界民意测验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意见:“……本人对幻想毫无兴趣……以我之见,这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我们的儿孙们会作出更准确的判断……还是让我们从学会在大气层中飞行开始吧!”</p><p> 当然,这些“杂音”还不至对吉洪拉沃夫和他的卫星研究小组造成什么干扰。苏联政府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对人造卫星项目也非常支持,所以吉洪拉沃夫他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研制工作。1953年,他们证明多级火箭能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这是苏联第一个在技术上可行的卫星发射方案。1956年1月30日,苏联政府正式做出了要在1957—1958年内研制出人造地球卫星的决定。</p><p>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科学家也在研究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而早此之前的几年,兰德公司的一些研究人员就对航天器和人造卫星作出了(事后看)十分准确的预言。如他们在1946年5月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虽然未来变幻莫测,但有两件事似乎是清楚的:其一,一颗携带适当仪器的卫星可望成为20世纪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其二,美国在人造卫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将极大地唤起人们的想象力,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影响。</p><p> 该报告还有一段当时未能引起人们注意并思考,但后来却令人颇感震撼的文字:“第一个在太空旅行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国家,将被公认为世界军事和科学技术的领先者。形象地描述这种影响,人们可以想象,如果美国突然发现某个国家已经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卫星,他们将感到多么的惊慌失措和羡慕啊。”</p><p> 10年过后,上面这段话还真的应验了!</p><p> 美国由于重视不够,加上将人造卫星计划和洲际导弹计划严格分开,大大影响了人造卫星的研制进度。当时,美国军队顶尖的火箭工程师们正在德国著名火箭专家韦纳·冯·布劳恩的领导下加紧研制远程弹道导弹。艾森豪威尔总统不愿将核导弹发展方面的资源,用于支持那时认为显然不太“实用”的火箭研究,所以他拒绝将布劳恩小组纳入太空计划。这样,迟至1958年1月31日,“朱诺1号”运载火箭才将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号”送上轨道,方使美国成为第二个进入太空的国家。</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国外航天
月球
火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